韭菜
2、,12 月至翌年 2 月(大棚韭菜)为严重危害期。 二、综合防用方法 1、科学施肥 不施未经堆沤腐熟的有机肥或饼肥。 施腐熟的肥料要开沟探施后覆土,防止成虫产卵。 2、清除韭蛆繁殖场所 韭蛆对葱蒜类气味较敏感,喜食腐败的东西,并在其上产卵,要及时清理菜畦里的残枝枯叶及杂草,降低幼虫孵化率和成虫羽化率。 3、晒韭根防治 在韭蛆为害盛期用竹签或木棍剔开韭根周围的土,晒根晒土,经 1
2、液,防治苗期病虫害。 以后每隔 10 天左右轻浇 1 水,幼苗缺肥时,每次每 667 平方米随水追施尿素 810 千克。 (4)中前期管理夏至到立秋,每个月用除草通 100 毫升对水 50 升喷雾 1 次。 及时拔除韭薹。 降水后及时排水。 及时搭架防倒伏。 每 10 天左右喷 1 次杀虫剂、杀菌剂混合液。 (5)中后期管理立秋以后,每 667 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 50 千克,硫酸锌 到旱情
2、割后不通风,待新叶长到 912 厘米高,棚温超过 25以上时放风,每次浇水后,可适当通风降温。 头刀韭菜前不浇水,待二刀韭菜长至 6 厘米高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复合肥 2030 公斤或人畜粪肥 1500 公斤,收割前 45 天再浇水,水量以棚温而定。 以后每割一刀要扒垄,晾晒鳞茎,待新叶长出后,结合浇水追肥并培土。 韭菜到 2025 厘米高时割第一刀,以后每刀间隔 2025 天
2、0饼肥 150200后覆土与韭墩相平,然后浇水,待覆土下沉后,再盖一次细土埋严韭墩。 二、冬季韭菜扣棚后的管理(一)温度管理韭菜扣棚后,一般 25 天左右即可出苗。 出苗后,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 2025,夜间要尽量保温。 (二)适当培土苗高 67,要进行第一次培土,土高为 34高1015,进行第二次培土,培土的高度为 67样进行 23 次,韭菜根部就变成了土堆,行间变成了沟。
2、季高温期间停止收获,每天早晚用喷壶洒水各 1 次,保持地表湿润,但不能泼浇。 由于免割、肥水足、生长势旺等有利因素,韭菜夏季常有倒伏现象。 倒伏后易腐烂,并诱发疫病,造成死亡。 防止倒伏的措施是:氮肥不过量;浇水勿过量;遇暴雨时勤防涝;韭菜叶片过长可能发生倒伏时应剪短韭叶。 2 除草夏季高温、秋季多雨,极利杂草滋生,影响韭菜生长,要及时将其拔除。 3 摘薹由于韭菜开花结实时会大量消耗养分
2、切去下部的老根基及上部的叶片,待伤口愈合后按一定的株行距栽植。 此法虽可免去育苗程序,但由于宿根年限长,植株长势较弱,分蘖也少,所以仍以种子繁殖为主。 种子繁殖,首先选择丰产抗病的犀蒲韭、平韭二号、791、雪韭四号等品种,播种前用 55左右的温水烫种,然后用温水浸泡 12 小时,再在 2025的温度条件下催芽 23 天,待种子萌动即可播种。 播种期春播可在惊蛰至清明前后,秋播在寒露前后。
2、斤左右,或干鸡粪 400 公斤,加复合肥 4050 公斤,同时追加各种中微量元素肥料如钙、镁、硼、锰、锌等。 施肥后浇一透水,稍凉后撒层细沙,然后扣棚即可。 温湿度管理扣棚后初期一般不用揭膜放风,抓紧提升棚内温度,白天保持 2830,夜间保持 1012,以促进韭菜尽快萌发新芽。 韭菜萌发后白天温度控制在1525,当气温达到 25以上时要注意放风排湿,夜间温度应掌握在1012,最低温度不能低于
1、茬应是非葱蒜类蔬菜。 播种时间,从土壤解冻到秋分可随时播种,但夏至到立秋之间,因天气炎热,雨水多,对幼苗生长不利,故播种可分为春播(清明前播种的韭菜苗)、夏播(立夏前播种的韭菜苗)、秋播(立秋后播种的韭菜苗)。 用抗病虫、抗寒、耐热、分株力强、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品种。 日光温室秋冬连续生产应选用休眠期短的品种。 种子的质量应符合国标要求。 每亩用种量为 46 千克。 可用干籽直播(春播为主)
2、土。 薹用韭菜叶片生长适温为 1525,在 30左右高温下抽薹较快。 新植薹用韭菜一般在 1 月初定植,使其有 23 个月处在适宜环境下生长,叶片长得较宽厚,分蘖快,根系发达,花茎多且粗壮成商品,旺产期提早,产量高。 如果条件允许,适当提早在 1112 月种植,产量会更高。 二、施足基肥,合理追肥整地时每亩施 5001000 公斤鸡粪作基肥。 施用有机肥,既使韭菜获得所需养分
2、气危害的特点是先叶尖枯萎,后叶尖逐渐变褐。 酸性土壤危害韭菜生长适合于中性土壤,当长期向土壤中施入大量的饼肥、稀粪肥和化学酸性肥料(如过磷酸钙或生理性肥料如硫酸铵等),就会引起土壤酸化而发生酸性危害。 这时韭菜干尖的主要症状是韭叶生长缓慢、细弱、外叶枯黄。 若土壤已酸化,也可能造成亚硝酸气体的积累而产生危害。 亚硝酸气体危害的症状是叶尖变白枯死。 高温危害于高温界限温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