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
量器具,使用单位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 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当进行监督检查。 依据《计量法》规定,用于热量结算点的热量表应该实行首检和周期性强制检定,不设置于热量结算点的热量表和热量分摊仪表如散热器热分配计应按照产品标准,具备合格证书和型式检验证书。 ( 4)技术要求 节能改造 和热计量 工作应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不能一味为了供热节能、而牺牲了室内热舒适度
地下车库、贮藏室时,其车库、地下(半地下)室顶板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表 中分户墙、层间楼板的规定。 当底层为开敞式车库或其它开敞式用房以及外墙窗户为百页通风窗时,楼板传热系数应符合表 中底部自然通风的架空楼板的规定。 3 底层室内地坪应设防潮层 ,并宜增设保温层。 楼梯间设计 1 楼梯间外墙宜采用封闭式并设可开启 的外门窗。 2 封闭式楼梯间外墙及开敞式楼梯间与住户相邻部分的隔墙,应符合表
C 窗户及门的传热系数„„„„„ „„„„ „„„„„„„„„„„„„ 35 合肥市居住建筑节能 65%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报批稿 )20202009(1)合肥市居住 建 筑 节 能 65%设 计 标 准 实 施 细 则 ( 2020年 版 ) ( 报 批 稿 ) 2020 年 10月前 言 为 认 真 贯 彻 执 行 国 家 和 合 肥 市 有 关 节 约 能 源 、 保 护 环 境 的 法
„„„ „„„ „„„„„„„ 29 合肥市居住建筑节能 6 5 % 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 报批稿 )20 0 9 1 1 合肥市居住建筑节能 65%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2 0 0 9 年版)(报批稿) 2 0 0 9 年 10 月前 言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合肥市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规、政策和技术规范、标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
得 小于。 当采用分体空调时,空调室外机应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并避免气流和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室外机的搁板的设计应符合附录 C 的规定。 当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其集热器位置应保证 有符合规定的有效日照时数,且确保安装构造安全可靠。 平屋面宜采用种植屋面,外墙可采用墙体垂直绿化。 屋面和外墙宜采用浅色(太阳辐射吸收系数不大于 )饰面材料。
设计 1 楼梯间外墙宜采用封闭式并设可开启的外门窗 ; 2 封闭式楼梯间外墙及开敞式楼梯间与住户相邻部分的隔墙,应符合表 中外墙热工性能的规定; 3 封闭式楼梯间与住户相邻墙体,其传热系数应符合表 中分户墙的规定; 4 封闭式楼梯间外窗计入相应朝向平均窗墙面积比。 14 居住建筑采用分体式空调节器(含风管机、多联机)时, 空调 室外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维修安装方便,稳定牢固
做为对各成员单位业绩考评、考核的 重要内容,确保供热计量和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三、工作目标及年度计划 实施供热计量及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总体目标是: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全面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供热计量改造 ,圆满完成“十一五”建筑节能改造 任务。 确保新建 建筑达 到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要求, 新建建筑全面推行供热计量
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应按如下步骤和方法进行: 1 应按照 条判断所设计的居住建筑所属气候分区。 根据所 属气候分区进行节能设计。 2 在居住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中,平面布局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 条的要求。 3 居住建筑的朝向应尽可能满足。 4 北区的居住建筑应满足。 5 在建筑的体型、平面布置和门窗布置中应满足。 6 计算屋顶的热惰性指标 D,检查其是否大于 ;计算屋顶的平均传热系数
合砂浆 20 合 计 270 - - - - - 热桥传热阻 ()/W R0 = Ri+∑ R+Re = 注: Ri 取 , Re 取 热桥传热系数 W/( ) K = 1/R0 = 3.最不利外墙热工计算: 构造类型 墙主体 柱 梁 门窗过梁 面积 (m2) - - - 百分比(%) - - - 传热系数 (W/( )) - - - 热惰性指标 - - - 最不利外墙平均传热系数 (W/(
录 C 窗户及门的传热系数„„„„„ „„„„ „„„„„„„„„„„„„ 35 合肥市居住建筑节能 65%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报批稿 )20202009(1)合肥市居住 建 筑 节 能 65%设 计 标 准 实 施 细 则 ( 2020年 版 ) ( 报 批 稿 ) 2020 年 10月前 言 为 认 真 贯 彻 执 行 国 家 和 合 肥 市 有 关 节 约 能 源 、 保 护 环 境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