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叶螟
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可以选用阿维菌素、毒死蜱(乐斯本)、丙溴磷、锐劲特等,另可添加“丝润”助剂,以提高防治效果。 阿维菌素:性状:本剂为由放线菌经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杀虫、杀螨剂。 纯品为白色至黄白色结晶粉末。 无臭,熔点 150微溶于水,易溶于甲苯。 在常温贮存条件下稳定。 制剂为棕褐色液体,主要活性成分为 分。 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
2、展卷叶螟的防治工作。 各地防治卷叶螟应掌握在该虫的低龄幼虫高峰期用药,各农户应结合二化螟在 8 月 2 日前后开展一次普治,由于三代卷叶螟发生量大,发生期长,各乡镇应在防治后,应及时开展田间检查,对适期内没有防治好的田块,还要做好补治工作。 防治药剂:亩用 95%新杀螟 200035 克或 25%广治 75 毫升或 5%锐劲特 50 毫升或17%世纪乐 80 毫升或 40%兴攻 80 毫升或
1、生实况根据我站近日定点赶蛾和面上调查,9 月 10 日为龙圩镇中村观测区田间稻纵卷叶螟螟蛾高峰日,高峰日田间最高蛾量为 4402 头/亩,最低 1430 头/亩,加权平均 2540 头/亩,百丛幼虫量 30,加权平均 32 头;面上观测点大坡镇交村最高蛾量为 4350 头/亩,最低 1712 头/亩,加权平均 2803 头/亩,百丛幼虫量 32,加权平均 35 头。 9 月 10
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近年来,在个旧市危害逐年加重,已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进入 6 月上旬以来,伴随大范围的降水过程,稻纵卷叶螟已迁入我市稻区发生为害。 与常年同期相比,迁入时间提前 20 天左右。 据个旧市植检植保站 7 月 3 日,在倘甸、鸡街、沙甸、大屯等地田间调查,所有调查田块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幼虫危害卷叶率 田间成虫,最高 1600头/亩,一般 60 头/亩。
态特征:成虫长 79 毫米,淡黄褐色,前翅有两条褐色横线,两线间有 1 条短线,外缘有暗褐色宽带;后翅有两条横线,外缘亦有宽带;雄蛾前翅前缘中部,有闪光而凹陷的“眼点”,雌蛾前翅则无“眼点”。 卵长约 l 毫米,椭圆形,扁平而中稍隆起,初产白色透明,近孵化时淡黄色,被寄生卵为黑色。 幼虫老熟时长 1419 毫米,低龄幼虫绿色,后转黄绿色,成熟幼虫桔红色。 蛹长710 毫米,初黄色,后转褐色
1、下旬以来,姜堰市大泗镇曹明生等多位读者来电话反映,稻田里的蛾子(稻纵卷叶螟成虫)很多,咨询用什么药可以将蛾子杀死。 在我省,稻纵卷叶螟常年发生 4 代,主害代为四(二)代和五(三)代。 一代蛾源全部从南方迁入,迁入量少。 四(二)代和五(三)代蛾源也主要从南方迁入,部分为本地繁殖产生。 六(四)代蛾源主要由本地繁殖产生,一般在8 月中旬至 9 月中旬发生。 近年来我省水稻生产上直播稻
1、年当地水稻上稻纵卷叶螟发生和危害重,在其发生期一般 10 天左右就要用药防治一次,即便如此,仍有一些田块水稻受到危害。 而当地一种田大户田里稻纵卷叶螟防治得好,据他本人讲使用的是磷化铝片剂和敌杀死(溴氰菊酯),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用药成本很低,每次打药只花两元多药钱。 他问,用磷化铝防治稻纵卷叶螟会不会在土壤和稻谷上有残留。 磷化铝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的磷化氢气体。
剂为由放线菌经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杀虫、杀螨剂。 纯品为白色至黄白色结晶粉末。 无臭,熔点 150微溶于水,易溶于甲苯。 在常温贮存条件下稳定。 制剂为棕褐色液体,主要活性成分为 分。 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 但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植物表皮下的害虫,且持效期长,但不杀卵。 其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它干扰害虫神经生理活动
1、名 翅目,螟蛾科。 别名刮青虫。 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海南的全国各稻区。 寄主主要为害水稻,有时为害小麦、甘蔗、粟、禾本科杂草。 为害特点以幼虫缀丝纵卷水稻叶片成虫苞,幼虫匿居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成减产。 形态特征雌成蛾体长 89展 17、翅黄溜色,前翅前缘暗褐色,外缘具暗褐色宽带,内横线、外横线斜贯翅面,中横线短,后翅也有 2
1、水稻常发性虫害的一种。 水稻分蘖期受害影响其正常生长;中后期受害,影响产量更明显,特别是后期剑叶受害,造成秕谷率增加,损失严重。 稻纵卷叶螟在我省一年发生四代。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趋绿和群集特性。 卵散产于叶片上,通常以叶背为多,初孵幼虫爬到叶尖卷叶取食,稍大幼虫则钻入叶心、叶鞘内或叶面上咬食叶肉,并吐丝将叶的两边纵卷结苞。 结好苞后就在苞内顺叶脉食叶肉及上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