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
1、用菌菌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成败和产量高低。 因此,食用菌菌种质量鉴定对生产者来说至关重要。 丝浓白、粗壮、富有弹性,则生命力强;如果菌种菌丝萎缩,干燥无色泽,或菌丝体自溶产生了多量红褐色液体,则生活力已变弱,不宜再用;木块菌种如仍保持硬实,则属于生活力强的菌种,如若木块变得软化松散,则已老化,不宜使用。 育和引进的菌种,通过培养,观察菌丝体对干、湿度和温度等方面的适应特性。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菌种的鉴定菌种的质量,对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 因此,在培育菌种时,要认真对待,严格把关,选用优良菌株,逐级扩大。 在投入生产之前,必须进行菌种质量的鉴定,并通过小面积的栽培试验,证实是优良菌种后,再推广使用。 常用鉴别菌种质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要是通过肉眼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和用鼻闻菌种的气味等方式来鉴别菌种。 一般优良的菌种应具有种性纯,菌丝健壮,分枝浓密
1、液体菌种培养器生产一批菌种仅需 3 天,是使用固体菌种周期的 1/10。 每罐菌种成本为 195 元,可接 1733 厘米的栽培袋 4000 袋,是使用固体菌种的 1/32。 由于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性,因而接入的菌种可流散在不同的部位萌发生长。 接种后 6 小时左右即可看到菌种萌发变白,24小时就可吃料生长,使杂菌没有浸染机会。 在 25的条件下,养菌 18 天即可长满袋
2、层医用纱布过滤,取过滤液近 1000琼脂 20g,完全溶化后,再加入葡萄糖20g,七水合硫酸镁 酸氢二钾 3g,全溶解后,定溶1000ml,然。 大于 45趁热分装 1880质试管 110125 支,加棉塞,并用双层聚丙烯塑料薄膜包好,7 支 1 捆灭菌备用。 灭菌压力达 持 25却至 45将培养基试管取出,轻轻转动试管,防止冷凝积水,立即摆斜面并去掉包膜防止其被污染。 24h 与 48h
种要选准菌种质量是平菇丰产的关键。 优质的平菇二级菌种及三级菌种应有如下特征:菌丝浓密、洁白,长势均匀粗壮,呈绒毛状,有爬壁现象,在培养基表面有少量珊瑚状小菇蕾出现,菌龄以 2025 天为宜,菌种断面菌丝明显,有明显的菇香味。 如培养基表面出现大量子实体原基,说明菌种已成熟,要尽快使用。 在引种之前,必须弄清菌种的温型,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及出菇温度确定菌种温型。 89 月投料栽培平菇,由于气温高
2、。 如用塑料袋,可装至中间偏上处。 管塞上棉塞后,每 19 支打成 1 捆,统一用聚丙烯膜或牛皮纸包好棉塞。 罐头瓶用聚丙烯膜封口套上胶圈(胶圈可用自行车内胎剪制),帕压力下灭菌 2 小时或常压灭菌 10 小时。 试管用 帕压力持续 45 分钟即可。 无菌条件下接种。 接种时先将试管或瓶(袋)倾斜,将菌种接入玉米粒中央,然后竖起,使菌块处于中间位置。 菌丝向三维空间多向发展,可缩短菌龄。 在
2、克、琼脂 20 克,加水至 1000 毫升。 上述 3 种配方中如不加琼脂,即可作为液体培养基。 以上培养基需按常规配制、分装、灭菌、接种和培养。 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1、小麦秆或裸麦秆,切碎(长 23 厘米),泡湿,装瓶,高压灭菌后备用。 2、小麦、裸麦,高粱、玉米、小米等谷粒浸泡,煮透至没有白芯但表皮不破,加 2%碳酸钙,装瓶,高压灭菌后备用。 3、木屑和小木片各 40%、麸皮 20%
菇菌种无论是自己分离的或是引进的,都必须经过出菇试验,在确认是高产、优质的菇种后方可扩大培养,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合格的菌种质量要求(供参考):菌丝淡黄色、透明,厚垣孢子较多或无(因品种的不同而表现不一),全瓶菌丝分布均匀,培养基含水量适宜(65%左右)。 菌种菌龄适宜,新鲜、健壮,生长势强。 无杂菌、无虫害。 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的菌种:菌丝白色透明,无厚垣孢子或很少,属幼龄菌种
1、级种是将一级种移接在有二级种培养料中制成的菌种。 二级种可以直接作生产种用。 一般二级种转接到同一种培养料上进行扩大培养就成生产种。 二级种一般装在 750 毫升蘑菇瓶或塑料袋中。 (1)培养料的配制配方一:稻草 90%,麸皮(米糠)9%,石膏粉 1%。 配制方法是选取金黄色、无霉烂的干稻草,切成 3 厘米长,在清水浸泡 12 小时左右,使之充分吸水(只有吸透水的稻秆灭菌才容易彻底)
丝洁白,像细羊毛状,毛短整齐,浓密,粗壮有力,齐头并进地延伸直至瓶底,生长均匀,上下一致,挖出来成块,不松散。 2、菌丝长满瓶后,在菌体表面一般会分泌出褐色水珠。 以后在瓶壁四周和表面出现浅黄色透明胶质耳芽。 3、菌种柱与瓶壁紧贴,瓶内壁附有少量白色水珠的为新鲜菌种。 若瓶底有浅黄色积水,菌柱离壁干缩,为老化菌种,不能使用。 4、正常的菌种有黑木耳特有的芳香气味,若有臭味和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