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
版基本要点 5: 过孔放置不应破坏高频电流在地层上的流经 许多设计人员喜欢在多层 PCB上放置很多过孔 (VIAS)。 但是,必须避免在高频电流返同路径上放置过多过孔。 否则,地层上高频电流走线会遭到破坏。 如果必须在高频电流路径上放置一些过孔的活,过孔之间可以留出一些空间让高频电流顺利通过,图 12显示了过孔放置方式。 设计者同时应注意不同焊盘的形状会产生不同的串联电感。 图
代表性的方框图如图 17所以 振荡器 振荡器频率由定时元件 RT和 CT选择值决定。 电容 CT由 5. 0V的参考电压通过电阻 RT充电,充至约 2. 8V,再由一个内部的电流宿放电至 1. 2V。 在 CT放电期间,振荡器产生一个内部消隐脉冲保持“或非”门的中间输入为高电子,这导致输出为低状态,从而产生丁一个数量可控的输出静区时间。 图 l显示 R,与振荡器频率关系曲线,图
; CJ:肖特基势垒管的结电容, F; n:变压器初 级对次级的匝数比, NP/NS。 吸收回路中的电容器 CS的值可以在 F 到 F 之间任意选择,电阻上的功率损耗 PR可以由下式求出: 212 inRSVP C fn ( 14) 其中 f 是变换器的工作频率。 功率输出电感的特性 在设计隔离式高频开关电源时,大多数人都使用电感作为输出滤波电路的一部分。 电感的存在
5 应特性。 开关电源的特点 :开关电源的功率开关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所以调整管的功耗小,效率高,一般在 80%~ 90%,高的可达 90%以上。 :由于开关电源省掉了笨重的电源变压器,节省了大量的漆包线和硅钢片,电源的重量只有同容量线性电源的 1/5,体积也大大缩小。 :开关电源的交流输入电压在 90~ 270V 范围变化时,输出电压的变化在177。 2%以下。 合理设计电路
高达 ,长期使用完好,寿命在 80000h 以上。 这就是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 所谓高标准就是对未来开关电源的挑战:第一,能不能全面通容电磁兼容性的各项技术标准;第二,在企业里能不能大规模地、稳定地生产,或快捷地进行单项生产;第三,按照人们的需要,能不能组装或拼装大容量、高效率的电源;第四,能否使新的开关电源具有比运行中的电气额定值更高的功率因数、更低的输出电压( 1~3V)
容量大、等效电阻 ESR 小、体积小等。 功率因数校正,许多国家也在研究性价比较高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低压大电流,微处理器性能的不断提高,低压大电流开关电源也随之发展起来。 例如电压低达 ~,而电流高达 50~100A 的开关电源。 另外,还有采用波形交错技术,探寻省略滤波电容的可行性等。 开关电源还朝着模块化方向发展。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应运而生
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当电流谐振到零时,令开关管关断,使谐振停止。 由图 23(b)可知为 ZVS开关,是通过谐振元件和开关管的并联实现的。 当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0 开关管关断时,谐振元件串联并产生谐振,此时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当电压谐振过零时,将开关管 S导通。 采用谐振式全桥变换电 路,可以大大提高开关电源工作的安全性。 因为负载对谐振变换电路的影响较大
致短路,从而损坏开关元件。 根据电路功能的分工可将控制电路分为几大部分 :脉冲产生电路、触发电路、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7 电压反馈控制电路、软启动电路、保护电路、辅助电源电路等,具体控制电路如图 所示。 从图 可以看出,脉冲产生 电路是控制电路的核心。 脉冲产生电路根据电压反馈控制电路、保护电路以及软启动电路等提供的控制信号产生出所需的脉冲信号
出电压,即滤波电容两端的电压基本维持恒定,从而实现稳压的目的。 ( 2)特点: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低耗,输出功率为 20- 100W,可以同时输出不同的电压,有较好的电压调整率,但是输出的纹波电压较大,外特性差,适用于相对固定的负载。 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8 单端正激式开关电源变换器电路: 单端正激式变换器电路如图 22 所示: 图 22 单端正激式开关电源变换器电路 (
止开始时副边流过的电流值。 这样,在 BG 截 止 时间终了时,绕组 N2 中的电流 i2 正好下降到零。 在下一个周期 BG 重 新导通时, N1 中的电流 i1 也从零开始,按( Vi/L1) t 的规律线性上升这时磁化电流处于临界状态。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10 磁化电流不连续状态 图 toffpIVoL 22时的电压,电流。 磁通波形 Flyback变换器中间采用的是偶合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