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性
棉花抗性蚜虫防治技术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蚜,俗称腻虫、油汗。 危害特征以成若蚜群集于叶背和嫩尖上吸食汁液,被害组织细胞受到破坏,致使棉叶向背面卷曲,植株矮缩不长,同时分泌蜜露,导致霉菌滋生,影响光合作用。 发生规律苗蚜 5 月中旬6 月中旬,伏蚜 7 月中旬8 月中旬,每年繁殖1020 代。 近年来在我国棉花主产区上升为主要虫害,严重影响棉花生产。 防治技术防治指标:棉花苗期蚜虫防治指标:3 片真叶前卷叶株率 510
第十三章植物的抗性生理
的含量,也可提高抗逆性。 外施脱落酸提高抗逆性的原因: ( 1) 减少膜的伤害 ( 2) 减少自由基对膜的破坏 ( 3) 改变体内代谢 ( 4) 减少水分丧失 C) 脱落酸在交叉适应中的应用 3) 提高植物抗性的生理措施 ( 1) 种子锻炼 ( 2) 巧施水肥 ( 3) 施用植物生长物质(如 CCC、 PP333等) 2 寒害 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寒害的类型 1) 冷害
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扩展分布:环境多样性的探索
,对取自土壤中的 DNA片段和选择性耐受的 DNA片段的比较,功能性的揭示了抗生素耐受蛋白的存在。 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N乙酰转移酶、 O磷酸转移酶类和已知的四环素外排泵。 现在,还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丁酰苷菌毒构建了新的耐受决定因子库。 这些都显示出了功能性宏基因组方法在抗生素抗性研究中的作用。 Schmitt等人 土壤中四环素耐受因子 土壤生物普遍的存在三种抗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