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1) 速度公式 vt=v0+2) 位移公式 21(3) 位移和速度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结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0t(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相等时间里的位移差公式(邻差公式):s=, ,隔差公式:s ms n(m n)(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02/ tt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测出电子电量,发现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都是 e 的整数倍;卢瑟福根据 粒子的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根据 粒子的散射实验有关数据可确定原子核的数量级为 10 玻尔假设:轨道量子化、定态和能量量子化、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降低的定态轨道发射光子,光子能量 初。 根据玻尔的定态假设和能量量子化,可画出能级图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1. 固体包括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固体的特点:分子间的距离跟分子本身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分子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固体不易被压缩。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晶体可分为单晶体与多晶体。 单晶体是指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 例如雪花、食盐颗粒等。 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在电磁感应中,切割磁感线的那部分导体或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回路产生感应电动势,该部分导体或回路就是电源,其中的电流方向是由电源负极指向正极(电源内部)。 解决电磁感应与电路综合问题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明确其等效电路,然后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确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再根据电路的有关规律进行综合分析计算。 【最新三年高考物理精选解析】1.(18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1.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 重力做功 W=. 重力势能:E p=力势能是相对量。 重力势能正负的物理意义是物体的重力势能比参考面的重力势能大还是小。 3.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所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轻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 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同一轻弹簧无论压缩或拉伸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带电粒子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中,所受洛仑兹力大小 F=向由左手定则判断。 圆心、求半径、算时间。 定圆心。 因洛仑兹力 F 与粒子的速度方向垂直,提供向心力, 1永远指向圆心,据此可画出粒子运动轨迹中任意两点(一般是射入和射出磁场的两点)的洛仑兹力的方向(做这两点速度方向的垂线) ,其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圆周轨道的圆心。 若已知入射点的速度方向和出射点的位置时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果不需要知道各物体间的作用力,并且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就可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分析整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如果需要知道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则需隔离与该力相关的物体,把内力转化为外力,分析隔离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解之。 本单元的重点应用之一。 【最新三年高考物理精选解析】1.(2012江苏物理)如图所示
1、、相对论初步【考点知识方法解读】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形成电磁波。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是横波。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 1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即物理规律(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等)的数学形式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 光速不变原理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传感器是能够把它感受到的力、温度、光、声、磁、化学等非电学量按照一定规律转化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 干簧管可以把感知的磁场转化为电流,光敏电阻可以把光照转化为电阻、热敏电阻可以把温度转化为电学量,霍尔元件可以把磁感应强度转化为电压这个电学量,话筒可以把声音转化为电流。 传感器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高考试题中几乎每年都有涉及传感器的试题。 1 (2011
1、、磁场中的运动【考点知识方法解读】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可依据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列方程解答。 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可依据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列方程解答。 【最新三年高考物理精选解析】1(16 分) (2012江苏物理)如图所示,待测区域中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根据带电粒子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推测其电场和磁场。 图中装置由加速器和平移器组成,平移器由两对水平放置、相距为极板长度为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