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
2、8 1 648请回答问题:(1)根据第 1、2、3、4 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_ 色是显性性状。 (2)第 3、4 组的后代均表现出_现象,比例都接近 _。 (3)第 5 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_ ,该杂交称为_,用于检验_。 (4)第 1、2 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_ 鸭群中混有杂合子。 (5)运用_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
3、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 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_。 结果预测:是环境改变;是基因突变;是减数分裂时 X 染色体不分离。 答案M 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 果蝇题应从分析 M 果蝇出现的三种可能原因入手,推出每种可能情况下 M 果蝇的基因型,进而设计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分析题干可知,三种可能情况下,M 果蝇基因型分别为 此,本实验可以用 M
2、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_法或 _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 37 培养箱中培养 24 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4、值为 2N 则为减数分裂。 二看“核 制和分裂次数”:“斜线”出现一次, “垂直下降”出现两次则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一次, “垂直下降”出现一次则为有丝分裂。 三看“结果”:染色体和 目与分裂前相等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 1(染色体的形态与行为图)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2、)在图 2 中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 a 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3)若图 1 中所示的生物种群出生率提高,则个体数量的增加会大幅超过 b 点 ()(4)在图 2 中若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 c 点出现( )(5)图 1 中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 bc 段相似,而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 cd 段相似()(6)图
2、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而在寒冷时出现寒颤和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都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 ()(6)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 、Y、Z 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则 X 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 Z 进入 Y,三者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 )(7)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1内环境中的“存在与不存在” 、
4、浓度和酶浓度图甲中 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而 P 点之后的限制因素有酶浓度和酶活性;图乙对反应底物的要求是底物足量。 2有关酶的本质和生理特性等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名称 对照组 实验组 衡量标准验证某种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 缩脲试剂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已知 罗红试剂待测酶液吡罗红试剂是否出现红色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 底物适量蒸馏水底物等量的相应酶溶液底物分解速率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2、所;叶绿体在光照和黑暗中均能合成 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3)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其由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5)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执行功能时伴随着其膜组分的更新,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2、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 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图 1 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 用放射性物质喂饲叶片位于第四果枝,节主茎上 30 定该叶片和幼铃等的激 素 处 理 24 h 24 h 放射性强度图 1注
2、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 2 匀。 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 述实验步骤中有 2 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_。 (2)_。 答案(1)中 70 应改为 37。 因为人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 37 左右(2) 在观察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之前应将各试管放在 5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