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
3、与核酸的相关计算(1)计算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目若已知多肽中氮原子数为 m,氨基个数为 n,则缩合为该多肽的氨基酸数目为 mn肽链数。 若已知多肽中氮原子数为 m,则缩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数目最多为 m。 若形成的多肽为环状肽,氨基酸数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2)计算蛋白质中的 O、N 原子数目O 原子数各氨基酸中 O 原子的总数脱去水分子数R 基上的 O 原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N
3、癌药物 3输至细胞内需要单羧酸转运蛋白(协助。 (2)因表达的产物是单羧酸转运蛋白(3)题干图示表示 3用于癌细胞的机理;表格中数据是用相同剂量 3理 5 种细胞所得的实验结果。 整合信息发掘规律(1)一种单羧酸转运蛋白,图示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属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 (2)在一定条件下,需要载体协助的物质出入细胞的速率与载体的数量成正比。 (3)因在 5 种细胞的表达程度不同
3、行变化数据的绝对值反映细胞呼吸强度。 (2)第四行的变化数据的绝对值能 (填“能”或“不能” )反映净光合作用强度。 (3)若暗处理前、暗处理后和光照处理后叶片重量相对值分别用如下柱状图表示,则请在图中标绘出暗处理后重量变化量和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 答案:如图所示准计算 归要求(1)27 、28 、29 和 30 时的细胞呼吸速率分别为 1 mg/h,2 mg/h、3 mg/h 和 1
2、现技法导练(1)根据题干信息排除:(2)根据知识性错误排除:选项 D 本身存在知识性错误,且与题干信息无关,可予以排除。 答案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如图表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下列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 a 点表示静息电位,此时细胞内外没有离子交换B图中 b 点受到刺激后
3、岛 B 细胞和肾上腺分泌的两种激素C2时内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转化成脂肪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技法导练A 项:如果“分泌物甲增多主要是为了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即增加了血糖的去路,血糖浓度会下降,与图中的曲线走势相符。 B 项: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由此可以逆推出分泌物乙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
4、中因通过 a 过程细胞数目增加,而通过 b 过程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所以 a、b 分别为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因神经细胞的功能为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递兴奋,在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完成的;细胞分化的实质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此过程中基因的数目没有改变。 答案表所示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 K 和 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单位: )处理前 用鱼滕酮处理后
1、专题 13 热 学1.(2015江苏单科 12A)(1)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 , 正确的有 温度保持不变 , 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 , 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 不规则真题 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解析 若物体是晶体 , 则在熔化过程中 , 温度保持不变 ,可见 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 , 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 , 是由于云母片在不同方向上导热性能不同造成的
1、专题 15 动量 原子物理1.(2015江苏单科 12C)(1)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 ,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真题 示例解析 光电效应说明光的粒子性 , 所以 热中子 束在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 , 即运动的实物粒子具有波的特性 , 即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 所以 黑体辐射 的实验规律说明电磁辐射具有量子化 , 即黑体辐射是不连续的 、 一份一份的 ,
1、专题 14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光真题 示例1.(2015江苏单科 12B)(1)一渔船向鱼群发出超声波 , 若鱼群正向渔船靠近 , 则被鱼群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与发出的超声波相比 率变高 同种介质中 ,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保持不变 , 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 , 频率变高 , 所以 B、 )用 2 106 该超声波在结石和胆汁中的波速分别为 2 250 m/ 500 m/s,
1、专题 12 电学实验1.(2015新课标全国 23)图 1(a)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 , 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 (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 100 , 满偏电流为 1 2为阻值固定的电阻 a和 电表量程为 3 使用 a和 电表量程为 10 可以求出 _ , _ 5 35若使用 a 和 c 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 10 m A ,通过 R 1 的电流为 9 m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