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猜谜语并简单阐述理由 创设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并板书) 课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学生 阅读课本指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 药品和反应原理 (板书) 一、 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原理: CaCO3+2HCl=CaCl2+CO↑ +H2O 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过渡)我们已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原理
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了解结构。 谈话:既然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各部分名称时明确其作用以及画图时的注意点: (1)横 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2)纵轴:标明数据
的产量在短短一百多年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的运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补充】我们平常所说的“电化铝”实际上就是用特殊方法使铝表面形成加厚的氧化铝保护层的铝制品。 【过渡】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铝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如因其导电、质轻用于电线,导热用于炊具,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允许铝摄入量为60 mg,过量容易引起老年痴呆。 因此,要尽量少吃油炸食品,尽量少用含铝的膨松剂
三、讨论交流 导入课题 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 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飞船,你们是 否还知道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吗。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 各组学生把各自搜集相关宇宙的各种资料及图片进行展示然后回答。 第二课时 一、师生交流 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
没有变化,说明它们既不是酸,也不是碱,而是一种中性的液体。 学生复习记忆指示剂遇到酸碱溶液的变色情况 (三)发现其他指示剂 ——酸碱使指示剂变色的应用( P49 页的探究活动) 学生 利用课余时间 制取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或其他物质)的酒精浸出液,再分别滴入 生活中的醋和肥皂水 中,记录实验结果,比较所制四种指示剂中,哪些变色效果好些。 二、 几种常见的酸 探究几种常见的酸
师做了什么美味可口的东西。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借助拼音,小声、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遇着生字反复拼读几遍。 四、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1 请孩子们自由、大声地读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完后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 分自然段抽生读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漏字,在读中注意提醒学
义呢。 (以 H2O 为例) [学生 ] 看 课件 进行讨论。 并回答化学式的四个意义。 根据课本上 “H2O”总结出化学式的表示意义 ① 表示一种物质 ② 表示该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③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有哪几种原子,每种原子各有几个 [练习 ] 请同学们分析 “CO2”的表示意义。 (以抢答的方式请几位同学发言,最后一位同学归纳) 【过渡】那么在
学生思考,集体回答 :„„ 教师总结: 工业、农业和生活 等方面都可能造成水污 染 (ppt7) (二)我国水资源状况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水资源总量及人均占有量、世界水资源总量及人均占有量。 畅谈读图后的感想 师生共同总结我国水资源情况 —— 详见课件展示 (ppt8,9) (三)保护水资源 导读:可用淡水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限,而且分布不均。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的用水量将越来越多
40(根) 6 24+4 24 =144+96 =240(根) 观察比较。 ( 1)以上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它们 计算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个算式连起来。 板书:( 6+4) 24=6 24+4 24 ( 2)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等号左边先算 6 加 4 的和, 再算 10 个 24 是多少;等号右边先算 6 个 24与 4 个 24各是多少,再求和。
三角形的 3 个角都是锐角。 ( 2) ①号和⑥号这两个三角形中都有 1 个直角, 2 个锐角。 ( 3) ③号和⑤号这两个三角形中都有 1 个钝角, 2 个锐角。 ,尝试分类。 提问:你能根据角的特点把这些三角形分类吗。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讨论,完成分类。 小组内再互相分别说说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