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秆
1、、巧治秃顶玉米果穗顶部常有一部分形不成籽粒的现象,俗称秃顶。 形成秃顶的原因主要是花丝授粉不良、孕穗期缺肥早衰等。 防止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米追肥应本着“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玉米长到 15 片叶左右时,可随浇水 667 平方米(1 亩)施尿素 10 公斤或硝酸铵 1015 公斤;在玉米抽穗至灌浆期,667 平方米用 斤磷酸二氢钾和 斤尿素兑水4050 公斤,于下午进行叶面喷施
1、米果穗是由茎秆中上部叶腋的腋芽分化而成。 玉米的果穗数与品种的特性及栽培条件有关。 栽培条件好,茎秆上有 12 个或更多的腋芽发育成果穗,若栽培条件不好,影响果穗分化和籽粒发育,就会形成空秆。 1 穗分化发育期间,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满足不了果穗分化期间的要求,形成空秆。 养元素比例失调,重施氮肥,缺少磷肥,穗分化速度迟缓,造成空秆。 穗期过分干旱,茎叶生长和果穗发育受阻而形成空秆。 花投粉期
1、顶防治措施 1、出现空秆、种过深、种植过密种子播种过深,致使养分消耗过度,形成弱苗,而种植密度过大时,由于生长势强弱的不同,导致弱株为了争光,只顾向上长而发育不好,形成空秆。 期不遇、授粉不良玉米开花期如果遇到阴雨连绵或干旱高温等恶劣条件,则严重影响授粉,形成秃顶,影响产量。 子质量差、品种不优质量差的瘦秕种子,出苗后胚内养分不足,生长势弱,导致黄叶苗的出现,极有可能引起植株空秆、秃顶
秆俗称枪杆,就是指不结穗或结穗不结子粒的玉米。 玉米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率的多少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高低。 一、影响玉米根系吸收养分及营养的转化,雌穗发育缓慢,抽丝延迟甚至枯萎,雄穗花粉少,花粉成活率低,雌雄不调,花期相遇不好而不能正常结穗,形成空秆。 培密度过大,造成田间通风不良,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合成有机营养减少,空秆率增加。 用底肥、口肥、追肥的比一次性施肥的空秆率低
2、出现连续 10天阴雨寡照天气,最长日照时数 计日照时数只有 谷的气象资料显示,8 月 8日至 8月 17日连续 10天阴雨寡照,最长日照时数 计日照时数只有 米的生长、果穗发育、结实灌浆,一方面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营养,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是要靠叶片借助太阳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 夏玉米 8月上旬至中旬的孕穗至吐丝授粉期,是玉米一生中最需要营养,也是对光照强度最敏感的时期
1、空秆”和“秃顶”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一般会导致玉米减少产量 10%玉米“空秆”、“秃顶”形成原因:一是土壤瘠薄,土壤中的养分不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使部分迟分化的小花发生退化,生殖器官不能形成。 二是高温干旱造成抽穗提早,吐丝延迟,花丝、花粉的生命力下降,不能授粉、受精。 三是阴雨连绵,花粉因受潮粘结甚至破裂而丧失活力。 四是病虫危害或机械损伤。 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