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
,人们不仅要问, 这是谁呀。 能够弹奏也这么感人的音乐。 有人告诉我们,这原来是李凭在国都长安城中弹奏箜篌。 李凭中国弹箜篌 点出 演奏者的名姓 ,并且交代了 演奏的地点。 诗人故意 避开了叙事性的交代和直说 ,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 这样, 突出了乐声 ,有着 先声夺人 的艺术力量。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以声类声 ‚ 玉碎,状其声之 清脆 ;凤叫
蓉泣露香兰笑 以声类声 ‚ 玉碎,状其声之 清脆 ;凤叫,状其声之 和缓。 ‛ ‚ 蓉泣,状其声之 惨淡 ;兰笑,状其声之 冶丽。 ‛ —— 王琦 《 李贺诗歌集注 》 昆山:也叫 ‚ 玉山 ‛ 或者 ‚ 群玉之山 ‛。 凤凰:在传说中是一种高贵的神鸟, 《 韩诗外传 》云 :‚ 其声若箫。 ‛ 箫的音色柔和典雅,低音区深沉哀郁,演奏时余音袅袅,给人 ‚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本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基调,所以应根据乐声的抑扬顿挫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来。 回顾以往课文中描写音乐的句子。 明确: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 ( 1)客有吹洞箫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2) 问:以上两段文字从哪些角度对音乐进行了描写。 这两种描写音乐的角度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中都有用到 吗 ?请问哪些句子是正面描写。 哪些句子是侧面烘托。
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 藩镇 割据、 宦官 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 文献通考 》 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 写作背景 《 李凭箜篌引 》 大约作于元和六年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
散文的语言写出诗歌描写音乐的妙处。 写一写 范例:“芙蓉泣露香兰笑”,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文学语言描绘它: 那曲尽妙处的箜篌声,其凄婉动人, 犹如一朵朵不胜寒风而呜咽悲诉的荷花, 那晶莹的露珠,不正是它的声声泪滴吗 ? 忽而,乐曲又彷佛想起了一阵阵欢愉的笑 声,这大概是秋之骄子 —— 那高雅不凡的 幽兰吧。 你看,它笑得那么欣悦,那么美 好,笑得张开了蓓蕾,笑得清香四溢。 犹如嫣然含笑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