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
2、孔雀的养殖技术主要靠自己从报刊杂志进行自学,也可到本网电子刊物孔雀技术文章等栏目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提高、丰富饲养技术。 D、饲料的准备:孔雀饲料基本与家鸡相似,饲料调配主要是粒料、动物性饲料和青绿饲料的配搭。 粒料如高粱、玉米、水稻、麻籽、苏籽等混合喂给。 动物性饲料是由肉末同蛋混合饲料掺在起喂给。 青绿饲料切碎在动物性饲料中喂或单独饲喂。 E、防疫的准备:孔雀易患球虫病和白痢病
2、00 倍镜检观察,均发现有数量不等的球虫卵囊。 4 心血镜检培养取新鲜尸体的心血直接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及血琼脂培养均无菌。 ?5 防治(1)对笼舍进行全面消毒,并隔离发病孔雀。 首先将健康孔雀移往无污染场地饲养,对病孔雀和疑似病孔雀仍在原场地饲养,并进行清场消毒,粪便堆积发酵等无害化处理,以免继发感染。 (2)病孔雀用诺华公司生产“三字球虫粉”(磺胺氯吡嗪钠),11000 饮水,连用 3
2、睡得香甜安宁、伸颈舒腿、分布均匀,说明温度适宜若张口呼吸、频频饮水,则温度偏高若唧唧哀鸣、扎堆、不思饮水,则温度偏低。 2适宜湿度育雏室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 60%一 65%。 孔雀的育雏期(6 一 8月)正是高温多雨季节,育雏室的湿度随外界环境的变化,易出现过高(高于 70%)、过低(低于55%)的现象,这两种情况对幼雏均不利。 湿度过高
2、蜢、小蛾等昆虫。 人工饲养孔雀 8 至 10 个月就可出售,其寿命为 20 至 25 年。 养殖技术一、场地设备。 孔雀容易饲养和繁殖,养殖条件要求不高,一般可成对或 1 雄2 至 3 雌同笼饲养,也可以大范围放养,但需要固定喂食地点。 房舍一般555 米,也可以大范围放养,用铁丝网罩起(网孔 米)。 笼内宜为土地,安装栖杠或建一些栖息场。 房舍应座北向南,地势较高,有充足的光线
2、野生状态下,2 月中旬开始繁殖;人工饲养条件下,3 月初进入繁殖期。 雄孔雀多在日出前及日落后发情,求偶时雄孔雀追随雌孔雀,频频开屏,并围绕着雌孔雀转圈,当雌孔雀呈顺从姿态时,雄孔雀跳到雌孔雀背上,用嘴啄住雌孔雀颈部羽毛进行交配,交配时间仅持续 510 秒,交配后 15 天左右雌孔雀便开始产蛋。 蛋野生孔雀进入繁殖期就开始营巢,建巢于灌丛、竹丛、草地上,巢为凹窝,里面垫以杂草、细枝
2、右。 治疗应在发病早期,全身松鳞后若食欲尚好,也有治愈希望,若没有食欲,则不可治。 三、烫尾孔雀尾梢部出现似被烫过的红褐色边缘或斑点,次日或几日后红边渐渐消失,原红色部分腐烂掉了,之后还会在新的尾梢上再次出现红边,并每次都有增大。 患此病鱼只短时间内不致死,但鱼只尾部出现下垂、摆动异常、食欲减退、不追鱼,后来还可以发展到身上,出现一些隆起的灰白色病斑,日久则病重死亡。 此病常见
2、近,或让其自由漫流,对蓝孔雀舍周围造成新的人为环境污染。 第一次消毒,要选择碱性消毒剂,如 1%至 2%烧碱、10%石灰乳。 第二次消毒,选择常规浓度的氯制剂、表面活性剂、酚类消毒剂、氧化剂等用压喷雾器按顺序喷洒,第三次消毒用甲醛熏蒸,熏蒸时要求蓝孔雀的湿度 70%以上,10 度以上,消毒剂量为每立方米体积用福尔马林 42 毫升加 42 毫升水,再加入 21 克高锰酸钾。 12 天后打开门窗
2、冠羽。 尾上覆羽延长成为尾屏。 各尾羽顶端具有大形眼斑,十分醒目,雌鸟尾上覆羽不发达、也无圆形眼斑,全身羽色亦较暗淡。 蓝孔雀成年雄鸟颈部及前胸羽色艳蓝色,体形略小于绿孔雀。 体重 50006000 克。 绿孔雀与蓝孔雀的区分,除羽色不同外,还在于头顶冠羽,绿孔雀冠羽簇生成簇状相聚,蓝孔雀及白孔雀的羽冠成扇状,略展开如扇形。 孔雀栖于热带及亚热带稀树丛林及草原,常栖于针叶、阔叶林带
2、能自己取食。 开食前应让其自饮一些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水。 然后饲喂鸡花料(含粗蛋白要求在 上)。 1 日龄10 日龄,每天喂 4 次,同时在鸡获料中加入熟鸡蛋黄、黄粉虫和切碎的青绿饲料。 11 日龄30 日龄,每天喂 3 次,鸡花料中适当加入熟鸡蛋、青绿饲料及面粉虫。 31日龄以后,每天喂 2 次3 次。 饲料中可适当添加高粱、黄粉虫、面粉虫等。 熟鸡蛋在饲料中的含量逐渐减少,至 60
2、产蛋率和蛋重。 (2)高粱:高粱所含淀粉与玉米相仿,高粱的蛋白质稍高于玉米,但脂肪含量低于玉米。 实际饲喂效果只相当玉米 90%左右。 高粱味道发涩,适口性较差,多喂高粱易造成便于工作秘,蓝孔雀的皮肤和爪的颜色变浅,喂高粱必须注意补充维生素 A,或搭配胡萝卜,优质苜蓿草粉。 高粱既或粉碎喂,也可以做粒料喂。 雏蓝孔雀和种蓝孔雀,高粱的配合量占饲粮 25%以下为宜。 (3)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