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
生化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然后由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生物接触氧化处理 ,在接触氧化池利用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较为彻底的去除 ,最终分解成 CO H2O 及少量的硝酸盐。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 艺。 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 ,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 ,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 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二者的特点。
700 7 8 ( 5)脱硫装置 采用先除尘后脱硫工艺,本设计脱硫设施采用填料塔 进行吸收净化,只确定其塔径和填料层高度。 具体步骤如下: ①吸收剂的选择:选用石灰石浆液作为洗手液 ②填料的选择:陶瓷拉西环其特性如下表所示 填料 尺寸 实际尺寸(外径 *高 *厚 ) 比表面积( A)/(m2/m3) 孔隙率/(m2/m3) 堆积密度(pp)/(kg/m3) 填料因子/m1 陶瓷拉西环(乱堆)
中,气相 SO2被吸收并经下列反应离解, SO2(气 )+H2O→SO 2(液 ) +H2O SO2(液 )+H2O→H ++HSO3→2H ++SO32 由于 H+被 OH中生成 H2O 使得这一平衡向右进行, OH离子是由水中溶解的石灰石形成的,且鼓入得气体可将生成的 CO2带走。 CaCO3→Ca 2++CO32 CO32+H2O→OH +HCO3→2OH +CO2(液 ) CO2(液 )
许多 湿法 脱离 系统 装置 使用 玻璃 钢已 取得 了很 好的 效果 ,根 据国 外资 料介 绍 ,玻 璃钢已 在湿 法脱 硫系 统以 下方 面获 得了 成功 的应 用:吸 收塔 塔体,石灰 溶 解槽 , 集液器 , 除 雾 器 ,浆 液输 送管 道, 烟道 ,烟 囱。 ② 由 于玻 璃钢 内表 光滑 ,不 易积 垢,耐磨 耐酸 ,所 以在 流速 很高及 颗粒 物 浓 度 较 高 的区 域通
污染型城市。 酸雨区污染日益突出。 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处理以及防治大气的进一步污染。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我们环境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设计涉及 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和大气扩散部分、颗粒污染物控制部分、气态污染物控制部分、系统设计部分等等。
,则喉管管径 6 1 4 8 . 81 8 . 8 1 6 5 m m 0 . 1 6 5 m80rD ( 2) 管长 渐缩管的中心角 α 1取 25176。 ,渐扩管的中心角 α 2取 6176。 ,当选定两个角之后,计算 收缩管长 111 0. 33 0. 16 5 25c ot c ot 0. 73 m2 2 2 2rDDL 扩散管长 222 0
果。 膜生物反应器不仅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在很多情况下可作为再生水直接回用,在将来的污水处理领域膜生物反应器将会得到较多应用。 膜生物反应器在一个处理构建物内可以完成生物降解和固液分离功能,生物反应区的混合液固体浓度可以比活性污泥法高几倍。 膜生物反应器的优点是: ①容积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 ②污泥龄较长,剩余物理量减少; ③避免因为污泥丝状膨胀或其他污泥沉降问题而影响抱起反应区的 MLSS
表 21 各处理方案的综合比较 项目 CASS 工艺 SBR 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法 氧化沟 (奥贝尔氧化 沟 ) BOD5 90%~ 95% 85%~ 90% 90%~ 95% 90%~ 95% COD 85% 85% 85% 90% SS 85% 90% 85% 80%~ 90% NH3+N 75% 50% 65% 80% TP 85% 75% 70% 70% 耐冲击能力 强 较强 较强 较强
① 周期进水量 30 62224 64 50 024 mNQTV ② 反应池有效容积 30 mNCnVVV 生物选择区与好氧区体积比取 1∶ 4,则 V 好氧区 =3740m3, V 选择区 =936m3,两池的总体积V=46762=9352m3 ③ 核算最小水量 Vmin=VV0== Vm≥ 366 1870467610 400010010 mVM LSSSV I
含尘浓度g/m3 过滤风速m/min 过滤风量m3/n 阻力H2omm 效率% 外型尺寸长 宽 高(mm) 重量(Kg) MC60Ⅱ 45 < 15 24 540010800 120150 229016783667 1730 3. 确定除尘器、风机 和烟囱的位置及管道的布置 (1) 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 根据锅炉运行情况和锅炉房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装置的位置。 一旦确定了各装置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