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
2、苗配制优质培养土从近三年内未种过茄果类蔬菜和烟草的地中挖取土壤,最好用葱蒜地、芹菜或谷物类作物田地的表土,尽早挖出,晒干打碎,用 10 毫米筛子过筛贮备;选用充分腐熟的厩肥,打碎过筛贮备。 育苗前将过筛的粪土以 1:3 的比例配合。 二、前封垄、夺取辣椒高产的有效措施之一。 应以有机肥为主,且要充分腐熟以减少致病菌和虫卵的带入。 亩追施人粪尿 1500 公斤,追肥后如没有雨可浇水
2、应不低于 15,如果低于 15就会使开花数减少,如果温度低于 10,会使开花数减少 20%左右,坐果率降低 25畸形果增加 10所以说严冬季节应注意尽量保持较高的夜温。 2、肥水管理。 以辣椒初花期以后,植株进行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高峰,对水肥需求量大增,需氮量占总需氮量的57%,需磷量占总需磷量的 61%,需钾量占总需钾量的 69%。 因此要求在第一序果长到 2米长开始,每隔 10
2、使通风口在背风的一面。 僵苗症状:幼苗生长发育迟缓,苗株瘦弱,叶片黄小,茎秆细硬,并显紫色,虽然苗龄不大,但看似如同老苗,故又称“小老苗”。 发生原因:苗床土壤施肥不足,肥力低下(尤其缺乏氮肥)、土壤干旱以及土壤质地黏重等不良栽培因素是形成僵苗的主要因素。 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很差的土壤,更易形成小老苗。 育苗床上的拱棚低矮,也易形成小老苗。 防治方法:选择保水保肥力好的壤土育苗。
2、光照强烈时,盖部分草苫形成花阴影,使植株慢慢适应后,逐渐加上见光量和强度;出现叶凋后,及时遮阳降温,切勿揭膜通风,先喷清水,后喷多元素营养液解症。 二、皱叶症1、症状:叶面鲜绿发黄,心叶生长慢,叶缘上卷,叶肉凸起,叶脉下凹,皱缩不平;根木质部变黑;花期延迟,花而不实。 2、发病原因:系前半夜温度过低(15以下),引起的缺硼症。 3、防治办法:白天在叶面上喷硼砂 700 倍液或含硼多元素肥
2、由疫霉感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根、茎、叶、果实都可发病,前期根、茎染病造成死苗,中后期染病常造成整株死亡。 移栽期该病传播快、易感染,会造成大片死苗,连作田较重,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迅速蔓延成灾,损失较重。 在移栽前 25 天喷淋 1 次甲霜灵锰锌 300液,然后带药移栽,能很好的预防疫病、3)细菌性斑点病:是辣椒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常引起早期大量落叶、落花
2、当降低温度,适当控水和中耕表土,以达到蹲苗、壮苗。 四、定植期管理:当植株 810 片真叶,株高约 20m 时可定植,定植前亩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 1500 公斤作基肥、条施,充分和土壤拌均,定植株行距为 35植 7 天后追施一次 合肥液,稳施花肥,开花后到第一次采收前,亩施入二成畜粪尿 500 公斤,复合肥 10 公斤,35 天追施一次。 重施果肥:第一次采果到结果盛期,每亩施入三成稀人粪尿
2、,提高抗病力。 进入高温雨季,气温高于 32,尤其要注意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或深埋,减轻危害。 5?化学防治:苗床每平方米用 25瑞毒霉 8 克,大田每亩用 25瑞毒霉 1 公斤,与细土拌匀进行土壤消毒。 用 40甲醛 100 倍液浸种 30 分钟或用绿亨一号 300倍液浸种 2 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也可用 25种。 辣椒苗移植于大田后
2、生长要及时覆土,时间可选在幼苗出土后,齐苗后和每次间苗后,覆土可防止床土板结,保持水分,提高土温,促发不定根。 秧苗在子叶充分展开和二叶一心时按一定密度间苗两次,并结合间苗彻底拔除杂草。 苗期水分管理以保水为主,确要浇水宜在晴天午前进行。 整地定植种植地要求易排易灌,土壤疏松,忌连作。 结合整地亩施腐熟有机肥,饼肥。 采用高畦地膜覆盖栽培,垄宽,垄高。 定植时间一般在月上中旬,参考株行距
2、烂。 发病初期可喷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隔 710 天喷 1 次,连喷 23 次。 设施内可用 10%速克烟剂和 45%百菌清烟剂熏治,每 667 平方米用量 250300 克,每 7天 1 次,连熏 23 次。 三、辣椒炭疽病引起的烂果。 辣椒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 发病初期可用 80%新万生 1000 倍液,或 80%炭疽福美
2、引起徒长;猪粪尿不要与草木灰混施,以免影响肥效。 以后每隔 57 天施 1 次稀猪粪尿水,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速效钾肥,每亩每次速效钾肥用量 5 千克左右。 稳施花肥自第一花现蕾至第一次采果肥前,是植株大量开花而果实尚不多的时期,既要追施适量的肥料,以满足分枝、开花、结果的需要,又要防止因追肥过多而导致徒长,引起落花。 一般每亩每次可施人粪尿 1000 千克,另加氮磷钾复合肥 10 千克,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