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
2、迅速捞出,沥尽水,晾晒后倒进大盆,加入盐、白糖拌匀,腌 24 小时后入缸,淋入料酒,密封贮藏,约 60 天后即成。 成色肉质脆嫩,味香醇,可佐餐,也可调味。 豆瓣辣酱配料鲜辣椒 10 千克,豆瓣酱 10 千克,盐 500 克。 加工将辣椒洗净,去柄,切碎,入缸加盐与豆瓣酱搅匀,每天翻动 1 次,约经15 天后即成。 成色鲜辣可口。 辣椒芝麻酱配料辣椒 10 千克,芝麻 1 千克,盐 1 千克
2、先覆膜后移栽或先移栽后覆膜两种方式,膜宽以 90100厘米为宜,行株距为 50 厘米 3040 厘米,每亩 25003300 穴,每穴 23 株。 移栽时应把大小、高矮较一致的苗分栽到一厢内,要求做到上齐下不齐,深度不超过子叶,并边栽边浇定根水,提高成活率。 三、大田管理1、定植成活初期,浇 23 次稳苗扎根水。 2、开花座果期,可用 2030辣椒灵喷洒或用座果灵 1 片加水 23
2、落。 (2)发病条件:黄瓜花叶病寄主很广,主要在多年生杂草及保护地蔬菜上越冬,第 2 年由蚜虫传播。 烟草花叶病毒在带毒的土壤中、病残体、种子及卷烟中越冬,主要通过播种、分苗、定植、整枝等由汁液接触传播。 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有密切的关系。 高温、干旱、日照强度过强,有利于蚜虫的发生、繁殖,而对辣椒的生长不利,降低辣椒的抵抗能力,导致病毒病发生严重;氮肥用量过多,植株生长柔嫩
2、亩一般施用农家肥 4000 千克左右、过磷酸钙 50 千克、硫酸钾 15 千克。 施肥结束后,用土覆盖好,防止肥料挥发损失。 (二)定植辣椒定植一般每畦栽 2 行,行距 3345 厘米,株距 3045 厘米。 同时,应根据当地种植习惯,采用单株或双株种植。 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有所不同,一般每亩种植 35005000 株,早、中熟品种其株型、株幅小,定植密度可适当加大,晚熟品种株型较大,株幅大
2、温时期,故大棚延后栽培应采用棚外或棚内露地育苗的方法。 如果不采用遮阳网覆盖等降温措施,病毒病发生特别严重,叶片卷皱,僵苗不发。 鉴于此,无论是大棚内育苗,还是大棚外育苗都要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并采用遮阳网覆盖。 在播种前 10 天对苗床喷施福尔马林溶液,每平方米喷施 50 克。 喷后立即盖膜闷蒸 23 天,然后揭膜,揭膜后7 天才播种;播种前将种子用清水浸泡 8 小时,再用
2、县内蔬菜市场和加工企业的需求,为增强建水小米辣的市场竞争力,恢复和保持其优良形状特征,延长品种的使用年限,及时进行建水小米辣品种提纯复壮工作迫在眉睫。 根据去年我站在曲江镇甸鲁坝他龙村委会进行的小米辣提纯复壮工作经验,特提出以下方法供农户参考:为了缩短良种选育时间,在辣椒品种混杂不严重的情况下,采用田间混合选择法进行品种提纯,首先选择发病较轻的田块作为留种地
2、绿、叶片细长的比叶色浅、叶圆而大的品种抗病;果实长而尖的线椒、羊角椒比牛角椒、灯笼椒抗病。 尖椒中,川椒公司选育的抗病一号、干椒一号、干椒二号、晚抗二号、A 特早等对病毒病抗性强;泡椒中,川椒 B 特早、大果B 特早、丰优 B 特早、秋延一号、秋延二号、晚抗一号等,对病毒病抗性强。 2、种子消毒。 种子先用清水浸 4 小时,再放入 10%磷酸三钠加 200 倍的多菌灵药液中浸 20 分钟消毒
2、味甜,风味好,结果多,较耐湿,抗病性较强。 丰产性:经多年试验表明,紫云平均亩产量为 斤左右,比对照品种苏椒 5 号平均增产 增值 2000 元。 抗病性:紫云抗炭疽病,耐病毒病、疮痂病和疫病,对这 4 种病的抗性均强于苏椒 5 号。 早熟性:紫云早熟,与苏椒 5 号熟性相当,始花节位第 11 节,定植至始收商品紫椒约 30 天,至采收红椒约 63 天。 品种特征特性:紫云株高 74
2、植水,栽后覆盖地膜。 大田管理:坐果前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 2530,夜间温度保持在 1418,不浇水或少浇水。 坐果后白天温度保持在 2028,夜间温度保持在 15左右。 及时插架整枝,选留 3 穗果。 每穗留 34 个果,同时用 3050 微克毫升的番茄灵喷花,防止落花落果。 每穗果坐稳后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或复合肥1520 公斤,以后分次喷施 23 次磷酸二氢钾溶液。 病虫害防治
2、,出现红斑,渐变红褐色,叶缘向下卷,果实失去光泽,生长停止,果实变硬,随着虫量增多,红斑扩大,严重时叶片如火烧状,植株落叶、落花、落果。 红蜘蛛发生于辣椒始花期(6 月 5 日),仅在植株下部叶片为害,百叶螨量为350 头,盛花期红蜘蛛向上蔓延,植株下部和中部叶片螨口密度大,下部叶片百叶螨量最高(6 月 30 日)达 18500 头,中部叶片最高达 15000 头。 进入结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