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
x年 6月 30日到期。 到期后公司不再与他续订,该如何补偿。 07年无补偿; 08年半年,补偿半个月。 小张于 20xx年 7月 1份与公司签订了一年期限的劳动合同, 20xx年 6月 30日到期。 08年 5月公司强行与他解除合同,该如何赔偿。 07年半年,赔偿一个月工资, 08年半年,赔偿半个月工资的双倍。 补偿时间分断计算,补偿标准分断计算吗。 分断,
事项。 与 《 劳动法 》 相关规定的比较:取消了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和违约责任约定的规定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的约定策略 工作内容的约定策略 工作地点的约定策略 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设计 《 劳动合同法 》 第十七条的规定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连续工作 10年 b、已满 10年并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10年 c、连续订立 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不符合第 3 40条 d、用人单位在 1年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视为无固定 11 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 《 劳动合同法 》 延续了 《 劳动法 》 有关试用期的一些规定 约定条款 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与 《
律责任。 2020/7/6 劳动合同法精析 法律责任概算: 终止的经济补偿金: 10个月工资 事实劳动关系双薪: 0 应订立而未订立无固定期限双薪: 1个月 违法终止、解除的赔偿金: 10个月工资 2 2020/7/6 劳动合同法精析 经济补偿金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五 )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
拥挤效应 • 图( a) :由于劳动力供给比劳动力需求相对而言要少一些,因而工资率( WH)相对较高。 • 图( b): 由于市场过于拥挤,结果导致与劳动力需求相对应的劳动力供给过多,从而使得工资率( WL)相对较低。 例如女性占主导地位的职业,工资率低。 17 拥挤效应 • 经济学家对拥挤效应的一些解释 : • 把某些工作鉴定为“男性工作”而把另外一些工作
择,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 17 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 偏好: 代表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相对其他商品的心理愿望强度。 偏好从性质上说属于主观的东西 , 受到许多如个人种族 、 社会经济地位 、 职业以及个人性格等因素的影响。 • 无差异曲线: 指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或效用的所有闲暇和收入的组合点的轨迹。 18 无差异曲线 特点: • 具有负的斜率。 • 凸向原点 •
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第四节 劳动力流动的形式和机制 20 • 劳动力流动的代价 •当一个有经验的工人离职而由一个缺乏经验的工人替代时,雇主就要支付训练费用,并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承担新工人生产效率低所带来的损失。 对雇员来说,某些流动可能会造成失业。 第四节 劳动力流动的形式和机制 21 • 自愿流动的收益与评价 • 如果工人不是在消息非常闭塞的情况下 ,
效率工资理论 19 工作搜寻理论 • 工作搜寻理论: • 对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现象做出了解释。 • 分析了决定某一经济中的摩擦性失业水平是由进入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流量和失业者找到并接受工作的速度,和影响这种速度的因素。 • 包括 斯蒂格勒模型 和 麦柯尔模型。 20 • 斯蒂格勒模型: 工作搜寻最优次数的决策遵循边际收益法则。 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就达到了工作搜寻的 最优次数。 •
的扩大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 农业和非农业劳动人口之间收入的差距 上。 • 在城镇经济中,国有经济本身由于发展而引起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要远远小于非国有经济由于制度和政策因素所引起的差距扩大。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极大扩大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国民经济不同产业发展不平衡, 也是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 地区工资差别
杂费 、 书本费等 , 是接受大学教育直接发生的费用。 • 间接成本 , 也称为机会成本 , 是由于上学而无法去工作而放弃的收入。 • 非货币成本 是指由于上大学所承受的心理成本。 24 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教育投资的收益:包括 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 • 经济收益 就是从终生收入来看 , 由于上大学的人一生得到的收入总量高于没有上大学的人一生得到的收入总量的部分。 • 非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