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灾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涝棉花整株淹没 3 天以上或浸泡 7 天以上的,根系腐烂变黄,顶叶枯死,此类棉苗存活可能性极小,需改种。 排出水后 23 天,每亩存活棉株在 500 株以上的应保留抢管,并间作套种大豆、玉米、芝麻等其他作物;每亩存活棉株不足 500 株的要及早改种换茬。 棉花受灾后根系受损,主根及侧根变黄,根尖呈水渍状,应采取“抢排水、早松土、重施肥、防病虫、迟打顶、勤整枝”的抗逆应变措施
1、稻耐涝性较强,没顶 3 天左右,成活稻苗尚有 80左右,只要加强管理即可;没顶 47 天,成活稻苗 5080,则要及时匀苗补苗,确保足够的群体;没顶 7 天以上,成活稻苗仅有 30左右,则要考虑重种或改种其他作物。 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认真做好水稻的灾后管理。 稻苗只要有绿色叶片存在,叶鞘内部仍为绿色,且具有一定硬度,白根或根系淡黄色,出水 23 天后能见到心叶抽出,新根露尖,剥查主茎
水清淤玉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涝的作物,受淹时间越长,受害越重,受淹越深,减产越重。 因此,对水淹出现涝渍的田块,应及时疏通地头排水沟和腰沟,迅速排出田间积水,无法靠水渠排水的田块,用水泵或人工排水,降低土壤湿度。 科学扶苗当玉米苗倒伏度在 30以下的田块,应将玉米向倒伏反方向轻轻扶起,并在反方向用脚踩踏玉米根部土壤,切忌在倒伏方位踩踏。 抑制反方位根系生长,促使倒伏方位气生根生长并下扎
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涝的作物。 土壤湿度超过最大持水量 80以上时,玉米就发育不良,尤其在玉米苗期表现更为明显。 玉米种子萌发后,涝害发生得越早受害越重,淹水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淹水越深减产越重。 一般淹水 4 天减产 20以上,淹没 3 天,植株死亡。 玉米出现涝渍害以后应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排水降渍要疏通田头沟、围沟和腰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达到能排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有自我调节补偿的能力,灾后应采取抢排水、早松土、重施肥、迟打顶、强整枝的抗逆栽培措施补救。 抢排水:突击降低外三沟水位,重点疏通和加深棉田内三沟。 地势低洼、内河水位高的地区,须突击用机电排水,以加快排水速度,降低棉田地下水位。 早松土:涝后棉田土壤板结、通透性能差,要在排水后 78 天突击松土,改善棉田土壤透气和增温性能,加快棉苗恢复生长。 重施肥:受淹棉株应在萎蔫消除
2、杀得 1000 倍液或绿乳铜8001000 倍液。 梨、桃、奈等果树可喷用世高、果太保 10002000 倍液进行预防炭疽病、梨黑星病、奈红点病的发生。 3、扒土晾根:扒开树盘下的土壤,使水份尽快蒸发,让部分根系接触空气,根据天气状况,13 天后再重新覆土,以防根系曝晒受伤。 4、追肥促根:将经过腐熟的鸡、鸭、猪、牛栏粪及骨粉、头发等拌过磷酸钙进行施用,成年树每株施腐熟农家肥 1015 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