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
内容。 D、文明施工自检资料应完整,填写内容符合要求,签字手续齐全。 E、文明施工教育、培训、考核记录均应有计划、资料。 F、文明施工活动记录,如会议记录、检查记录等。 (4)文明施工具体措施 A、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实施布置管理,施工现场内 所有临时设施均按平面布置图布置,使施工现场处于整齐有序状态。 B、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工序相互干扰,凡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会产生损伤或污染的
方法(1)项目监理机构设有安全监理工程师,负责审查承包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安全教育计划、督促安全管理、参加安全例会,专业监理工程师协助安全监理工程师进行安全施工控制。 (2)安全监理工程师督促承包单位对其分包单位和临时工加强管理,防止以包代管和以罚代管,分包单位入场前和每年年初进行资质审验时,进行安全保证体系的检查。 (3)安全监理工程师在单位工程开工前监督承包单位的班组开好施工交底会
意变更碾压速度及方向,不得中途停机。 振动压路机在改变行驶方向、减速或停驶前,应先停止振动。 振动压路机不允许在硬质路面上振动行驶。 必须在规定的碾压段外转向,应平稳地改变运行方向,不允许压路机在惯性滚动的状态下变换方向。 5) 多台压路 机联合作业时,应保持规定的队形及间隔距离,并应建立相应的联络信号。 6) 三轮压路机在正常情况下禁止使用差速锁上装置,特别是在转弯时严禁使用。
水泥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或矿渣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 ,终凝时间应不小于 6小时。 混合料实际水泥用量,用作底基层时宜为 4%左右,用作基层时宜为 5%左右。 宜选用强度等为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 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 混合料组成设计 1 一般规定 ( 1)水泥稳定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原材料质量检验,矿质混 合料级配组成设计
面层采用 6 厘米 AC20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SBS 改性沥青),两层修补界面均须喷洒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对深度超过 10 厘米的路面坑槽,首先 铣刨凿开 至路面稳定结构层面。 铣刨及凿开范围为,中面层及以下深度铣刨范围为病害矩形区域,铣刨 4 厘米表面层是在中面层及以下深度铣刨范围的基础上各超出 50 厘米宽,深度按实际情况控制。 热补沥青材料为 :表面层采用 4 厘米 SMA13
铺厚度发生变化或引起摊铺面的拉痕,碾压后引起纵横向局部不规则的小波浪,影 响路面平整度。 4. 2 拌和温度 为确保摊铺机连续、匀速、不间断的摊铺,经常需要采用多台拌和机联合供料。 在联合供料过程中,每台拌和机拌和温度不可能完全一致,再加上料源的不一致,使得摊铺后的局部在碾压过程中碾压温度产生变化,引起压实效果的变化,影响到路面的平整度。
应依据试验室配合比计算配料仓各料斗的输送带转速,即施工配合比初始值。 生产混合矿料进行级配分析,试验结果符合级配范围时输送带转速比即为矿料施工配合比。 5 试验结果与级配范围不符时,应调整输送带转速直至混合矿料级配满足要求。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混合料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普通稀浆封层改性稀浆封层可拌和时间 不小于 S 120 120手工拌和稠度 cm2~32~3T0751粘聚力试验30
纬仪及水准仪进行详细检验,同时为确保其平整度符合施工要求,必须选用 6米长的直尺对其钢模进行认真检查,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前后错茬、缝隙及高低不平的情况。 混凝 土摊铺及振实 摊铺混凝土前,施工企业必须全面检查模板的位置、支撑稳定情况等。 在材料倒卸过程中必须指派专人进行指导,尽可能将材料倒卸在指定位置。 摊铺过程中如发生故障,需停止施工 1小时以上时,如导致拌合物不能进行振实作业
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 表 注: ① 在干旱地区,可将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空隙率适当放宽到 8%。 注: ① 对集料坚硬不易击碎,通行重载交通的路段,也可将击实次数增加为双面 75次。 ② 对高温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重交通路段或炎热地区,设计空隙率允许放宽到 %, VMA允许放宽到 % (SMA16) 或 16% (SMA19), VFA允许放宽到 70%。 ③
; Cw—渗水系数; SSI—路面强度指数。 广东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破坏形式修复技术指南 natiol cvzedyusm12, Two, detrminsghaulyfcpvb Then tacisd,39。 ge6 3 典型 破坏形式 类型 及 修复措施 典型 破坏形式 及分级 沥青路面可能出现的损坏类型,按结构性损坏、功能性损坏及是否与荷载有关加以区别,如表 所示。 表 沥青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