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
线施工便道口多,路面“零污染”施工难度大。 全线桥梁过渡板施工 没有与 与桥面同步。 部分的路基边坡防护、排水工程、绿化均尚未施工,必须避免与路面各结构交叉施工造成路面污染。 五、路面施工保障措施 (一)路面结构层施工保障 加快路基交验,尽量成段交验,避免未交验路基污染已覆盖的水稳层。 进场后立即进行缝隙式排水沟、隔离栅砼立柱及路缘石等预 制块的集中预制,保证附属工程施工与水稳层施工能同步进行。
,重叠长度为不大于 50mm 且不能 超过两层以上的重叠。 d、在铺设高分子抗裂贴后用脚轮滚筒滚压至少三遍。 e、铺设完成后,车辆即可通行,但是,与沥青面层铺设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 24 小时。 ( 3)沥青混合料的罩面 a、高分子抗裂贴被正确铺设后,应尽快进行沥青面层的施工,避免受潮和雨淋。 b、铺设高分子抗裂贴后,可以按热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规范,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同时应立即撒 ― 沥青预拌碎石
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等不合格沥青混合料。 ㈤ 、运输: 采用 8T 以上自卸车运输,车辆装混合料之前底部应清扫干净并喷油水混合液,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装料后上部必须用苫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 车尾设醒目的标志牌。 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前,应检查轮胎上是否沾带有可能污染路面的泥土及污物
测工作,对不符合出厂温度要求的混合料作废料处理。 运输过程中宜中速行驶,确保交通安全,尽量避免急刹车,以减少混合料离析。 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温度计(须经常标定)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插入深度要大于 150mm。 在运料卡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 孔口距车厢底约 30cm。 运料车到达现场卸料前,先交验出厂料单,由专人测试到场温度。 料车倒车由专人指挥,倒车时应对准摊铺机料斗
合作业费 80 元 /吨(包括拌制、运输、摊铺)。 第三条 合作方式:乙方提供完成以上工作内容及范围内所需的工程设备,人工等,按甲方所要求的技术指标进行施工。 甲方有义务进行部分工作的协助。 第四条 工程质量:甲方负责沥青摊铺的技术工作(包括资料),乙方应严格按照相应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及技术交底精心组织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 第五条 合作费用:按乙方拌合站实际施工 产 量进行结算
、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 必须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并以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 要注意目测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现象。 如混合料有无花白、冒青烟和离析等现象。 如确认有质量问题,应作废料处理并及时予以纠正。 出厂的混合料应逐车称重并测量运料车中混合料的温度,鉴发 一式三份运料单,一份存拌和厂,一份交摊铺现场,一份交司机,不合格品,不得出厂。 每天上午
总含量应大于 70%,烧失量不宜大于 20%,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或 60%。 石灰等级宜高于 Ⅲ级,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有关要求。 表 生石灰 技术指标 基层、底基 层的集料压碎值应符合表 的要求。 材料种类 技术指标 钙质生石灰 镁质生石灰 钙质消石灰 镁质消石灰 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 %)不小于 70 65 55 50 未消化残渣含量( 5mm 圆孔筛余, %)不大于 17 20
沥青混合料建议参数如下表 材料名称 沥青针入 度 抗压回弹模量 (Mpa) 劈裂强度 15℃ (Mpa) 20℃ 15℃ 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90 1200~ 1600 1800~ 2200 ~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90 1000~ 1400 1600~ 2020 ~ 中粒式开级配沥青混凝土 90 800~ 1200 1200~ 1600 ~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90
( 11) 在雨天、表面存在积水及气温低于 10℃时,不摊铺混合料。 ( 1)在混合料完成摊铺和刮平后应立即对路面进行检查,对不规则之处及时用人工进行迅速找补后进行充分、均匀的压实。 ( 2)压实工作按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压实设备组合及程序进 行。 ( 3)为达到最佳碾压效果,该工程采用英格索兰双钢轮压路机,并备有小型振动压路机及手扶振动夯实机具,以用于狭窄地点的压 实。 ( 5)
比设计:按施工配合比备足质量合格的原材料。 水泥应选择 级初凝时间长的。 ⑤混合料的拌和: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合机拌合。 选用强制式拌和机、双转轴浆叶式拌和机等厂拌设备进行集中拌和,拌和站的位置选择在道路中点处。 以尽量缩短成品料的运距。 在正式拌制稳定土混合料之前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含灰量和含水量 都达到规定的要求,拌和要均匀。 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