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和内心,感情如此真率,正是她创作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这也正是李词最值得珍视的地方。 元 • 伊世珍 《 琅嬛记 》 载: “ 易安以重阳 《 醉花阴 》 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 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 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 曰: ‘ 只有三句绝佳 ’。 明诚诘之,答曰: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正易安作也。 ”
》。 李清照在语辞的表达和意境的塑造上常常远溯汉魏雅诗。 场景。 韩诗场面比较单一,李词有生动细腻的场景描写。 “露浓花瘦”营造出雅致场景。 形象。 韩诗创造的是其香奁诗中常见的绮艳女子,李词则是活泼中带着羞怯、好奇中有着青春萌动的少女 形象。 三、易安笔下的家国之悲 —— 以 《 声声慢 》 为例 声 声 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 这种 “寻寻觅觅 ”的心情说明作者从一清早就不知如何是好。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我曾一度把“晓”理解为“晚”,认为是流传方面或是作者的笔误所造成的疏漏。 后又反复推敲,终认为“晓”用的好。 因为此次写的是一整天的事,而并非仅晚 上的事。 且 “晓来风急 ”正与 “乍暖还寒 ”相合。 “借酒消愁愁更愁”。
— 张瑞义 《 贵耳集 》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 但愿相将过淮水。 丈夫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 除了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 —— 金石研究。 他们常常一起烹茶吟诗,饮酒赏花,研究金石古玩。 在媒妁
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非担心 “ 雨疏风骤 ” 后 “ 绿肥红瘦 ” 的闺阁闲愁 非丧夫失家、孤身天涯的“ 凄凄惨惨戚戚 ” 的断肠之愁 别 愁 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人比黄花瘦。 西风使菊花瘦,愁使人瘦 菊瘦形成其幽雅高洁之品 采菊东篱下
“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春露晓妆新。 娇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 ” [18](《庆清朝慢》)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 [19](《渔家傲》) 第一 首词通过对菊花形态、品质等的赞美,表现词人对自我超凡压群的自信和欣赏。
清照自小颖悟,多才多艺。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她“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18 岁与当朝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 赵爱好金石书画,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二人感情甚笃,又志趣相投。 二年后,赵明诚任官,以后,因父亲受官场党争的牵累,赵明诚罢官,与李清照屏居青州达 12年之久,二人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和诗词写作,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37岁时,赵明诚起知莱州,次年李清照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