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
2、心,促其木质化,以免秋梢受冻害。 三、防治病虫采果后危害梨树的主要病虫害有梨黑星病、梨黑斑病和梨小食心虫等,应及时防治。 病害可用 20%代森铵水剂 50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防治;梨小食虫可用 50%辛硫磷乳剂 1000 倍液或 氢菊酯乳剂 3000 倍液防治。 梨树落叶后,要清扫落叶,清除枯枝病叶、杂草等,这样可消灭很多越冬的病菌和害虫,减少来年病虫源。 四
2、正、果梗粗壮、坚挺的果实,其余全部疏除。 留果间距依果实大小而异一般掌握在2030 厘米左右。 疏果时期应在盛花后 1825 天之间完成。 疏果过早,因果实较小不易看出好坏,容易留下畸形果、小果而降低果品质量。 3、套袋果袋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果实的外观质量,兼有减少农药残留的功效。 果袋的种类、透光率与果实外观的关系非常密切。 果袋的透光率越低,果皮颜色越浅、果点越小、果皮厚而硬、风味差
2、化衰弱。 黄金梨树势偏弱情况下仍对大型强壮接头枝组一律疏除,使树体更加衰弱。 二、3 年后的树要逐年减少主枝上的接头枝组数量,疏除过密的弱小接头枝组,留强壮接头枝组。 接头枝组间的距离以枝轴上夏季的枝叶少相互重叠为宜。 对靠近主干生长势强盛的接头枝组,即使是处于背上位置的,尽量加以利用,可用与黄冠梨修剪同样的办法,逐渐用靠近主干的 12 个接头枝组替换掉原来的砧木主枝。
2、头枝上直接着生的短果枝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形成弱小顶花芽,坐果率低,果个小,而新培养的大型分枝在第二年或第三年才具有结果能力,延迟了丰产时间。 王枝”没有尽快处理或调节利用,使树体整体不平衡,果个大小不均,产量低。 二、般 8590 度。 生长势旺的可以通过基部柔化等措施,控制过快的增粗速度和旺盛的营养生长。 不要过早地在接头枝组上培养大的分枝,以单轴枝组为主结果。
2、磷等。 (三)梨瘿螨的防治。 56 月害虫出现第一次发生高峰。 常用的药剂有克螨特、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醇等。 引起梨树大量落叶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轮纹病、黑星病、锈病等,应在 47 月加强防治,常用的药剂有仙生、大生 氧霉素、特菌唑、粉锈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 防治病虫害,清园消毒是关键。 冬季要及时清理园中的杂草和落叶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虫来源。 2 月下旬梨树萌芽前喷 5
2、2 月中旬进行。 三、嫁接方法。 将接穗(枝条)洗干净,选取生长饱满的芽,将其削成两个斜面,一长一短,长斜面 米左右,短斜面 米,每个接穗留芽 12 个。 高接枝的选择,在待嫁接的梨树上选生长充实、直立或斜生、直径 12 厘米的枝条,从距基部 810 厘米处短截,削平截面,在木质部的边缘向下直切 2米。 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切口,插到接穗削面露出 米为准,大斜面向内,小斜面向外
2、量而定,一般沙壤土质的梨园,2即可;土质黏重的梨园可适当增加中耕次数。 3、及时追肥:雨季适当补充氮磷钾等速效肥有利树体生长和果实发育,并对提高果实品质及花芽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但如果追肥过多(尤其是速效氮肥),就会造成新梢徒长,而导致树冠郁闭、果实风味变淡等问题。 尤其是早中熟品种已陆续采收、上市,更不宜使用过多的速效氮肥。 常用的方法是地下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采用多点穴施法
2、量结果所消耗的营养,可按树的大小每株施有机肥 50250 千克,过磷酸钙 510 千克、硝铵 12 千克,施肥深度要达 25 厘米以下。 在落叶后土壤封冻前,全园灌一次越冬水,以利树体安全越冬。 三、刮老皮:梨树皮是多种病虫的越冬场所,在树皮裂缝越冬的病虫主要有:梨小心食虫、梨星毛虫、梨蚜、梨花网蝽、梨椿象及梨木虱等。 在此隐避的多种病虫是次年病虫害的发生源,同时由于梨树老皮缺乏迟展性
2、和红蜘蛛的越冬代虫害。 二、整枝修剪进行冬季整枝修剪是苹果树和梨树管理的重要环节,一般先从大树开始修剪,后幼树;先剪生长弱的,后剪生长旺的;幼树、旺树可延迟到萌芽前修剪,利于缓和树势、促进分枝。 1、幼树修剪。 定植后到开始结果前(五年左右)为幼树。 一般应轻剪,除骨干枝、延长枝和辅助枝应适度短截外,其余枝条在不影响骨干枝生长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并轻剪缓放,以利幼树迅速生长和尽快成花结果。
2、般不至木质部(只是严重发病的可深达木质部),病斑多为带状或不规则形状,其上常有纵横裂纹。 病斑上的黑点小而密,后期不形成孢子角。 果实受害病状同轮纹病非常相似,初期为圆形、褐色、略凹陷的病斑,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扩展很快,且病斑上也呈现同心轮纹,后期可见黑色小点。 3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发病的枝干上越冬,有的也可以在发病后形成的僵果上越冬。 春天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