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
组是( ) A.(1)和 (6) B.(3)和( 4) C.(2)和( 5) D.( 1)和 ( 4) 10.在 pH=1 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 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Al3+ Ag+ NO3 Cl B. Mg2+ NH4+ NO3 Cl C. Ba2+ K+ S2 Cl + Na+ NO3 SO42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 HS H+ Cl B. HS Na+
)。 Ba(OH)2 H2S H3PO4 HCl C2H5OH(乙醇 ) NH4Cl H2S NH3 •H2O H2O H2SO4 HNO3 KNO3 C D,但其水溶液不导电,则该化合物是( )。 C 温故而知新 请判断 CuCl2和 AgNO3这个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能。 因为有沉淀生成。 CuCl2+2AgNO3=Cu(NO3)2+ 2AgCl↓
aCl形成 Na Na+ NaCl(离子化合物 ) Cl Cl 失去 1个电子 得到 1个电子 阴、阳离子 相互作用 象氯化钠这种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还有氯化钾 KCl、 氯化镁 MgCl 氢氧氧化钙 CaO、 硫酸锌 ZnSO4等。 单质 化合物 元素 原 子 分子 硫 S、 铁 Fe等 氧气 氢气 水等 NaCl 、CaO等 同种元素组成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四步中,关键是 “拆”,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只有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才能拆写为离子符号,其他一律写化学式,因为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的是反应的实质。 有关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这也是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最常见的错误。 第 3讲 │ 要点探究 (1) 反应实质错:如将 Fe 与盐酸的反应写成: 2Fe + 6H+== = 2 F e3 ++ 3H 2 ↑ (2) 符号错
注重概念的正确理解 ! 小结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 ②电解质导电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③电解质应是本身电离而导电 ④难溶于水的盐类因其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或在熔融状态下也可完全电离),故为电解质 启示: 能够导电的物质 不一定 全是电解质。 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 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解质有 强 、 弱 之分。 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电离出 自由移动 的离子。
CO2↑+H2O ⑴ 写出化 学方程式 ⑵改写化 学方程式 ⑶写出离 子方程式 基本步骤 方法 2 AgNO3+KCl=AgCl↓+KNO3 Ag+ + NO3 + K++Cl= AgCl↓+ K+ + NO3 Ag+ +Cl=AgCl↓ 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问题 解决 1 Ba(NO3)2+Na2SO4=BaSO4↓+2NaNO3 BaCl2+K2SO4=BaSO4↓+2NaCl
子的的半径比 (r+/r )是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重要因素 ,简称几何因素。 下面我们研究一下 CaF2的晶胞 CaF2型 (萤石) ( 1)立方晶系,面心立方晶胞。 ( 2)配位数 8: 4。 ( 3) Ca2+, F,离子键。 ( 4) Ca2+立方最密堆积, F填充在全部 四面体空隙中。 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因素 几何因素 : 晶体中正负离子的半径比决定正负离子的配位数 电荷因素 :
位置。 晶胞中微粒的计算 思考:处于晶胞顶点上、棱上、面上的离子分别被多少个晶胞共用。 二氧化碳晶体 思考问题: 二氧化碳分子处于立方体的什么位置。 一个立方体中含有多少个二氧化碳分子。 代表一个 二氧化碳分子 同一平面内二氧化碳分子的位置 思考: 距离最近的两个二氧化碳分别在什么地方。 在同一 平面上与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距离最近的
由 _____个硼原子组成,共含有 ________个 BB键。 2 、下图是超导化合物 钙钛矿晶体中最小重复单元 (晶胞 )的结构。 请回答: (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在该化合物晶体中,与某个钛离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其他钛离子共有 个。 (3)设该化合物的式量为 M,密度为 a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则晶体中钙离子与钛离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练习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
某种离子存在时 , 应立即运用已有的知识 , 将不能与之共存的离子排除掉 , 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哪种离子。 ② 电中性原则。 任何溶液中 , 阴 、 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是守恒的 , 即溶液呈电中性。 这个隐含条件往往不被人注意 , 从而造成在离子推断中漏选或错选。 如题中各种阳离子一一被排除后 , 根据电中性的特点 , 最后剩余的那种阳离子肯定有 ; 反之亦然。 ③ 进出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