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考
A.由 ③ 到 ④ 过程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由 ③ 到 ⑥ 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若 ③ 的基因型为 AaBbdd, ⑤ 植株自交,则 ⑩ 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1/4 D.由 ③ 到 ⑦ 过程可能发生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4.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的 DNA
theme for this year’s Children’s Book Week is IMAGINE! And that’s just what books help us do: imagine a faroff land, a distant past, a better future, things that have never existed but might someday.
C. H2O D.无水酒精 21.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DN A 核糖体 1. 鞭毛 2. 眼点 3. 细胞核 4. 叶绿体 5. 蛋白核 6. 细胞壁 甲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鞭毛 眼点细胞核 叶绿体蛋白核 细胞壁甲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鞭毛 眼点细胞核 叶绿体蛋白核 细胞壁甲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率都很低。 为获得图 图 2所示的培养结果,一是要设法提高图 1中 S型菌的 ;二 是要使用恰当的方法接种。 两实验都不能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而应采用不加稀释的涂布平板发接种 R型菌和大肠杆菌,理由是。 接种培养 4天后,可通过观察 的形态特征来识别 R型菌和大肠杆菌。 38.[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15分) 下图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段性测试(六) 文科综合. A卷 答案 1~ 35小题,每小题 4分,共 140分。 1.答案 B 命题透析本题以尼日利亚发展木薯加工业为栽体,考查区域工业的发展条件,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 能力。 思路点拨据材料分析可知,尼口利亚的木薯产量居世界第一,原料充足,利于发展木薯加工业,提炼乙醇。 尼日利亚经济较落后,木薯加工业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均较低
,使手的内能 减小,金属的内能增加,热传递过程是内能转移的过程,符合题意; B、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的化学能,不符合题意; C、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是水蒸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D、电灯发光,消耗电能发光发热,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光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7.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小球( )
史终结论”出台的主要依据是 ( ) B.市场经济模式得到各国认可 C.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 D.世界攻治格局出重大变动 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该学者认为 ( ) A. 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 B.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
35176。 S (南纬) 149176。 E ( 东经)(允许误差在 1~ 2176。 以内 ) ( 3)( 2分) D 9.( 10分 )。
(4)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析, ,可一定程度减少化肥的使用 ,有利于土壤环境的保护。 32.(12分)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也是遗传学实验的常用材料。 玉米非糯性基因( R)对糯性基因( r)显性 ,位于玉米的 6号染色体上;籽粒紫色( P)对籽粒黄色 (p)显 性。 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 ,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 请利用非糯性紫色籽粒、糯性紫色籽粒
D.矿长把特意加工而成的价值百多万的石头,说成普通石头送给“他”,其实不怀好意 —— 矿长想在将来的某一天检举“他”,进而毁掉“他”的前程。 E.小说中的秘书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人物,暗示出主人公“他”是个地位颇高的官员,同时这个人物也推动了情节发展, 使故事不至于显得单调。 8.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妻子”这一人物心理与行为的变化过程。 ( 4 分) 9.小说以“徽章”为题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