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作
热高燥、排灌方便、杂草较少、肥力较高的田块作秧田。 每亩秧田底施腐熟厩肥 500750 公斤;毛秧板上面施过磷酸钙 20 公斤,磷酸铵或碳铵 1020 公斤,施后耥入秧板表层,耥平搁硬待播。 选择绿肥田作秧田的,要将绿肥的地上部分割掉、拿出,不必要施厩肥。 种子处理选用籽粒饱满、纯净度高、活力强的种子,先晒种,再过筛,然后用盐水或泥水选种。 将上述种子用清水洗净后,用 2000 倍 80%的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豌豆连作模式是泰兴市农科所研究设计的一项高效种植模式,花生在5 月下旬至 6 月上中旬播种,9 月中下旬至 10 月上中旬收获;甜豌豆于 11 月上旬播种,第二年 4 月中下旬至 5 月中旬采收。 2007度,泰兴市分界镇赵庄村示范应用该模式 1000 亩,并带动周边村组应用 3500 亩,甜豌豆鲜荚平均亩产 1160 公斤、花生荚果平均亩产 293 公斤,全年亩产值
少、果小、果秕、品质差、产量低,一般减产 20%30%。 连作年限越长,减产越重。 其减产原因如下:花生连作造成土壤养分失调花生连作,打破土壤养分平衡,使土壤中花生所需的氮、磷、钾、钼、硼、锰、锌、铁等养分明显减少,满足不了花生生长所需的营养,从而影响花生的正常生长发育。 花生连作导致病虫危害严重病虫只有在适宜的生活条件下才能生活繁殖,否则繁殖活动就会受到限制甚至造成死亡。
生新茬种植,一般比连作增产 20以上,最高增产可达 40。 据调查,花生连作有四大弊端:造成土壤缺素严重。 花生的根有大量的根瘤菌,对氮素不太敏感。 由于连作,导致土壤缺素而满足不了花生所需要的营养,从而影响花生正常生长和发育,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缺素症。 而新茬种植的一般不会发生缺素症。 导致病虫危害严重。 花生青枯病、病毒病、根线虫病、叶斑病等,大都是由土壤带菌传病的,连作时间越长
1、豆、甘薯轮作种植模式,平均亩产菜豆 1700 公斤、甘薯 2100 公斤,年亩产值可达 2460 元,纯收入也在千元以上。 菜豆:品种选择:选用耐低温弱光、早熟高产、抗病性强的“丰收 1 号”。 整地施肥:亩施有机肥 5000 公斤、磷酸二铵 25 公斤、碳铵 30 公斤。 2 月下旬开始洇地造墒,深耕细耙,做到上虚下实,无明显坷拉。 播种盖膜:当地温稳定通过 10以上时,尽早播种,亩用种理
2、撒入沟内,覆土即可。 也可采用铁茬播种,即在夏至前后,趁阴雨天播种,开沟 2米撒入种子,覆土即可,亩用种量一公斤。 三、田间管理苗期后保持土壤湿润,当幼苗根系深入土层 10 厘米以上,具备一定抗旱能力时,应停止浇水,进行蹲苗,以促根系生长;黄芩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应先间苗,要经常松土锄草,一般要中耕 2,封垄以后停止中耕;苗高 10米时根据地力情况,每亩追施纯氮 13 公斤,过磷酸钙 15
2、用遮阳网覆盖 3,既避免雷雨冲刷,又可以防止高温。 只要不晒死,一般不用浇水,旱育秧苗抛到大田具有暴发力。 二、严格实行种子处理,防止种传病害。 1、播前要求晒种 1 天,有利于提高出芽率。 2、要用药剂浸种,采用浸种灵或坦阻克一支加水 6斤,浸种 5 公斤,浸足 48 小时后催芽,露白后早上播种,种子要用烯效唑浸种,可防徒长、促分蘖、防败苗,每 5 公斤种子用烯效唑 20 克,每隔 12
1、安市楚州区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与京杭大运河交界处,是江苏省主要粮食产区,一年两熟制,农作物以稻麦连作为主。 近几年来由于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淮地区暴发流行,灰飞虱越冬残留量大、带毒率高,小麦条纹病毒病与水稻条纹叶枯病为同一病毒所致,两种病害产生相互影响,导致了小麦条纹病毒病的流行发生。 全区小麦条纹病毒病发生面积达 8000 公顷,占小麦种植面积 20%左右,田间一般病株率 重病田病株率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