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
1、天优 2118(原名天丰优 2118) 审定编号:粤审稻 2006018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天丰 A/广恢 2118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 早造平均全生育期 124126 天,比培杂双七早熟 13 天。 分蘖力较强,株型中集,剑叶直,抗倒力强,后期熟色好。 株高 米,穗长 米,每穗总粒数 117 粒,结实率 千粒重。 早造米质未达国标优质等级
1、天优 428(原名天丰优 428) 审定编号:粤审稻 2006022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天丰 A/广恢 428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 早造平均全生育期 122125 天,与华优8830、中 9 优 207 相当。 分蘖力中等,株型中集,抗倒力较弱,后期有早衰现象。 株高 米,穗长 米,每穗总粒数 135 粒,千粒重。 早造米质未达国标优质等级
1、科香糯审定编号:桂审稻 2007043 号品种名称:科香糯选育单位:桂林市种子公司品种来源:刷把糯巨峰糯,“刷把糯”系广西全州县绍水镇农家糯稻,“巨峰糯”为农民自留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常规糯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 121天左右,与对照七桂占相仿;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 105 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 3 天。 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剑叶长直,部份谷粒有芒
百 审稻 2007046 号品种名称:百 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秋 A/秋 B/浙农 8010特征特性:属野败型不育系。 株高 5560 厘米,株叶型集散适中,分蘖力强,叶鞘、叶片绿色,叶片短小直立,茎秆较细,颖尖、柱头无色,无芒,每穗粒数 120130 粒,谷粒细长形,千粒重 1415 克,粒长 米,宁早造 2 月底至 3 月初播种,主茎叶片数约 13 叶;晚造 7
1、天优 2168(原名天丰优 2168) 审定编号:粤审稻 2006021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天丰 A/广恢 2168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 晚造平均全生育期 114115 天,比培杂双七迟熟 35 天。 分蘖力较强,剑叶较宽,谷粒有短芒,抗倒力强,后期耐寒力弱。 株高 米,穗长 米,每穗总粒数 127130 粒,结实率 千粒重。 晚造米质为国标优质 3 级
1、金香糯审定编号:桂审稻 2007042 号品种名称:金香糯选育单位: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桂香糯系选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常规糯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 126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 5 天;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 112 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 7 天。 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植株较高、剑叶短直,谷壳褐色,结实好,每亩有效穗数 ,株高 米
1、泰澳丝苗 审定编号:粤审稻 2006047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泰黄占/澳雪占/丰富占特征特性:感温型常规稻品种。 晚造平均全生育期 110113 天,比粳籼 89 早熟 2 天。 株型好,生势强,茎态中集,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穗型中等,后期熟色好,耐寒性中弱。 株高 米,穗长 米,亩有效穗 ,每穗总粒数 ,结实率 80%千粒重。 晚造米质达国标优质 3 级
1、天优 116(原名天丰优 116)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 晚造平均全生育期 109113 天,与培杂双七相当。 分蘖力较强,植株较矮,株型集散适中,剑叶短直,谷粒有短芒,抗倒力较弱,后期耐寒力中等。 株高 米,穗长 米,每穗总粒数 141146 粒,结实率 千粒重。 晚造米质为国标优质 3 级、省标优质 2 级,整精米率 垩白粒率13%20%,垩白度 直链淀粉含量 胶稠度
1、培杂丰占 审定编号:粤审稻 2006025选育单位: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培矮 64S/丰占特征特性: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 早造平均全生育期 127128 天,与培杂双七相当,比优优 128 早熟 2 天。 分蘖力强,株型中集,抗倒力中等,后期熟色好。 株高 米,穗长 米。 穗大粒多,着粒密,每穗总粒数151 粒,结实率 千粒重。 早造米质未达国标优质等级,外观品质为早造二级
华新占 特征特性:感温型常规稻品种。 早造平均全生育期 128130 天,比粤香占迟熟3 天。 前期生势强,叶色浓绿,茎态散,抽穗整齐,有效穗多,穗大粒多,后期熟色好,抗倒性强。 株高 04 厘米,穗长 米,每穗总粒数 133137 粒,结实率。 早造米质未达国标优质等级,外观品质为早造特二级,整精米率 垩白粒率 19%27%,垩白度 胶稠度 7580 毫米,理化分 38 分,食味品质分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