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
精车外圆阶梯轴 外圆车刀 扳手 游标卡尺 ○ 3 切槽 切槽刀 扳手 游标卡尺 ④ 车外螺纹 螺纹刀 扳手 游标卡尺 ( 2)刀具划分: 刀具 刀位号 刀偏号 刀具参数 主轴转速 进给量 切削深度 外圆车刀 01 01 35176。 460 G95 切槽刀 03 02 刀宽为 3 70 G95 螺纹刀 02 03 导程为 2 70 G95 ~ 2 零件左端加工工艺卡片: (1)工序划分: 工序
是带孔的投状齿轮, 孔 是其没计基准 (亦是装配技 基准 和测量基准 ),为避免 由 于 基准 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应选孔为定位基准,即遵循“ 基准重合”的原则。 具体而轩,即选 Φ 68K7孔 及一端面作为精基推。 由 于:本出轮全部表面都需加工,而孔作为精基准应先进行加工,因此版选外因及一端 面 为 精基准。 外 圆 Φ 117mm 处为分模面.表而不平整飞边等缺陷,定位不可 靠
圆的表面粗糙度,应该进行多次加工,以保证加工精度。 毛坯的确定 零件Φ 20 内孔精度和粗糙度要求比较低,所以选择内孔为Φ 20 的铸件,尺寸为Φ 50mm 80mm。 零件毛坯图 绘制毛坯零件图如图 所示。 2020 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6 页 共 20 页 图 毛坯图 2 工件的装夹 定位基准的选择 在制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时
角轮廓接触 铸造圆角 过渡线 过渡线 : ( 2)两等直径圆柱相交 切点附近断开 铸造圆角 ( 3)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过渡线画法 A 过渡圆弧与 A处 圆角弯向一致 ( 4)圆柱与肋板组合时过渡线的画法 从这点开始有曲线 相交 相交 相切 相切 倒角和圆角 为了去掉锐边、毛刺和便于装配,在轴和孔的端部一般都加工成倒角;为了避免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在轴肩处加工成圆角的过渡形式
主视图按 形状特征和加工位置 原则,将轴线水平放置。 一般用两个视图,主视图采用全剖,左视图表示其外形和孔分布情况。 其他小结构用局部放大图 和 简化画法。 盘盖类零件由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径向基准主要是轴线,轴向基准是与其他零件接触的端面。 配合表面和轴向定位端面,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要求较严,端面和轴线之间常有垂直度或端面圆跳动等形位公差要求。 二、 盘盖类零件 A 其余手 轮HT1
位的尺 寸,应参考其配合的零件的相关尺寸, 或参考有关的技术资料予以确定。 零件间相配合结构的基本尺寸必须一 致,并应精确测量,查阅有关手册,给 出恰当的尺寸偏差。 零件上的非配合尺寸,如果测得为小 数,应圆整为整数标出。 二、零件测绘的注意事项 零件上的截交线和相贯线,不能机械地照实 物绘制。 因为它们常常由于制造上的缺陷而 被歪曲。 画图时要分析弄清它们是怎样形成 的
线。 将工件调头夹住 φ 22mm一端,伸出长度 80mm左右,并找正夹紧。 车端面并按划线取总长 134mm。 用自动走刀粗车圆外圆 φ 22mm,长度以接上另一端为准。 二 .实操练习步骤和训练要点 加工步骤: 夹工件一端,伸出长度 50mm左右,找正并夹紧。 车端面及外圆 φ 12mm,长度 45mm。 车外圆 φ 8mm,长度 12mm。 调头夹住 φ
案三 工序一 粗铣 Φ20 、 Φ50 下端面, 以 φ 32 外圆为粗基准; 工序二 粗铣 φ 20 孔上端面,以 Φ20 下端面 为基准; 工序三 粗铣 Φ50 上 端面 ,以 Φ 50下端面 为基准; 工序四 以 φ 20 孔上端面和 φ 32 外圆为精基准,钻 、 扩 、 铰 、 精铰 φ 20孔,保证垂直度误差不超过 ,孔的精度达到 IT7; 工序四 以 φ 20 孔为精基准,钻 、
D=81mm , 冲裁面积 A=80*72(**4)+Π R2 +*1/4Π D*4*40 =576025++256= 2mm 条料宽度 B=80+2 ++1/4Π d 2 步距 S=72+2 +1/4Π D 2 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 =A/BS 100%= =% 注:设计选 取的搭边值均由课本 里面的表选取。 另外排样图如下: 长沙学院 毕业设计 (论文 ) 7 排样图 冲压工序压力计算
影响。 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集系统以及软件平台。 文献 6研究电盘尺寸的测量,采用两个 75681 象素的 CCD 传感器分别采集电盘两个侧面的图像,通过轮廓跟踪、直线分割、和亚象素定位获得工件的尺寸。 在系统精度达到正负 毫米的同时,每个工件检测只需花费的时间约。 文献 7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活塞环闭间隙测量系统。 同样采用 795*595 象素数的 CCD传感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