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
1+1mm 8mm 上面查得的加工余量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 Ra≧。 Ra﹤ 的表面,余量要适当加大。 分析本零件,加工表面 Ra≧ ,因此这些表面的毛坯尺寸只需将零件的尺寸加上所查的余量即可。 (由于有的表面只需粗加工,这时可取所查数据的小值) 生产类型为大批量,可采用两箱砂型铸造毛坯。 由于所有孔无需铸造出来,故 不需要安放型心。 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进行 时效 处理。
= 24/(9740 5) = kw 式中: HB—— 布氏硬度 F—— 切削力( N) D—— 钻头直径( mm) f—— 每转进给量( mm/r) T—— 切削扭矩 (N mm) V—— 切削速度( m/min) P—— 切削功率 (kw) 选择刀具结构 根据工艺要求及加工精度不同,组合机床采用的刀具有:一般简单刀具(标准刀具)、复合刀具及特种刀具。 选择刀具结构应注意一些问题: (
位是以两端主轴颈为基准,放到两个等高的 V形块上,增加其中一个 V形块的高度,使斜油孔处于水平状态。 连杆颈靠在定位块上,夹紧后就可加工。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10 第 4 章 刀具及切削用量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 刀具寿命与切削用量有密切关系。 在制定切削用量时,应首先选择合理的刀具寿命,而合理的刀具寿命则应根据优化的目标而定。 一般分最高生产率刀具寿命和最低成本刀具寿命两种
零件的工艺分析 支座 有 2 个加工面他们 相互之间没 有 任何 位置度要求。 第 3 页 共 18 页 1: 以 下 端面为基准的加工面,这组加工面主要是 顶 端面 ,台阶面和 钻 2Φ 10 孔。 2: 以 2Φ 10 孔 为基准的加工面,这组加工面主要是 铣斜缺口面 ,保证与下端面距离 41mm。 二 . 工艺规程设计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 HT200
件材料为 HT150 生产类型为批量生产,采用铸造毛坯。 不加工表面毛坯尺寸 不加工表面毛坯按照零件图给定尺寸为自由度公差,由铸造可直接获得。 端面和外圆 由于端面要与其他接触面接触,查相关资料知余量留 3mm比较合适。 孔 毛坯为空心,铸造出孔。 孔的精度要求介于 IT7— IT8 之间,参照参数文献,确定工艺尺寸余量为 3mm 工序 3:铣右端面 [已知条件 ] 加工材料: HT150
Technical College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0/10/8 扫描创建曲面 扫描曲面是将二维剖面沿一条轨迹线扫描出一个曲面,其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 【 插入 】 → 【 扫描 】 → 【 曲面 】。 单击 【 草绘轨迹 】。 选取轨迹线的草绘平面,并决定绘制轨迹线时的视图方向,然后确定参照方向,以将零件转换为二维视图。 绘制扫描的轨迹线。 指定扫描的属性,其选项视轨迹线是否封闭而不同
图 32 工装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五边形凸台零件铣削加工 11 铣削外轮廓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该工序加工外轮廓长 62177。 、宽 60177。 、高 20177。 ,其中外轮廓对圆轴心线的对称度为 ,垂直度为,圆度为。 本次夹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快捷的装夹工件,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精度。 定位方案及定位元件的确定 该工序的加工需要控制 Y 轴转动、 Y 轴 移动、 X 轴移动
角 α0=6176。 ,主偏角 κr=90176。 ,副偏角 κr‘=10176。 ,刃倾角 λs=0176。 ,刀尖圆弧半径 rε=。 ( 1)确定切削深度 ap 由于单边余量为 ,分 2 次走刀。 12 mma p ( 2)确定进给量 f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在粗车钢料、刀杆尺寸为16mm 25mm、 mmap 3 ,工件毛坯直径为 65mm,在 60mm100mm
05 粗铣 Φ40两端面 立式铣床 51 面铣刀 游标卡尺 06 粗车 Φ40内圆孔 卧式车床 CA6140 内圆 车刀 内径千分尺 07 精铣两件底面 立式铣床 51 面铣刀 游标卡尺等 08 精铣燕尾槽 面 卧式铣床 62 燕尾槽铣刀 游标卡尺等 09 精铣 Φ40两端面 立式铣床 51 面铣刀 游标卡尺等 10 粗车 Φ40内圆孔 卧式车床 CA6140 内圆 车刀 内径千分尺 11 绞
主流道出料端设计 半径 r=3mm 的圆弧过渡。 在保证制品成型的条件下,住流道长度应尽量短, 以减小压力损失和废料量,通常主流道长度可小 于或等于 60mm 图 3- 2 主流道 分流道设计 : 分流道的的形状尺寸,应根据塑件体积、壁厚 、形状的复杂程度、注塑速率、分流道的长度等因素来确定。 本塑件形状不复杂,熔料填充型腔比较容易。 根据型 腔的排列方式可知分流道长度较短,为了便于加工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