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
附属设备,可用来在机外进行零件的程序编制、存储等。 数控机床发展趋势 高速、精密、复合、智能和绿色是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的总趋势,近几年来,在实用化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机床复合技术进一步扩展随着数控机床技术进步,复合加工技术日趋成熟,包括铣 车复合、车铣复合、车 镗 钻 齿轮加工等复合,车磨复合,成形复合加工、特种复合加工等,复合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称为进给伺服系统。 12 七.数控 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1. 开机前应对数控机床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内容包括操作面板、导轨面、卡爪、尾座、刀架、刀具等,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2. 数控机床通电后,检查各开关、按钮和按键是否正常、灵活、机床有无异常现象。 3. 程序输入后,应仔细核对代码、地址、数值、正负号、小数点进行认真的核对。 4. 正确测量和计算工件坐标系。 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检查 5.
mm r , 100 / minnr , / minvm 粗精铣宽度为 30mm 的下平台 ( 1) 粗铣 宽度为 30mm的下平台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 HT200,铸造。 机 床: X52K 立式铣床。 刀 具:硬质合金三面刃圆盘铣刀(面铣刀),材料: 15YT , 100D mm ,齿数 8Z ,此为粗齿铣刀。 (查 参考文献 [7]表 30— 34) 因其单边余量 Z:
= 齿形系数: 𝑌𝐹𝑎1 = , 𝑌𝐹𝑎2 = 应力修正系数: 𝑌𝑆𝑎1 = , 𝑌𝑆𝑎2 = 螺旋角系数: 𝑌𝛽 = 𝜍𝐹1 = 217MPa, 𝜍𝐹2 = 203MPa ② 计算需用弯曲应力 𝜍𝐹𝑃 = 𝜍𝐹𝑙𝑖𝑚𝑌𝑆𝑇𝑌𝑁𝑇𝑌𝑉𝑟𝑒𝑙𝑇𝑌𝑅𝑟𝑒𝑙𝑇𝑌𝑋𝑆𝐹𝑚𝑖𝑛 齿根弯曲疲劳极限 𝜍𝐹𝑙𝑖𝑚1 = 300MPa, 𝜍𝐹𝑙𝑖𝑚2 = 270MPa 弯曲强度最小安全系数: lim
字和符号组成的标准数控代码,按规定的方法和格式,编制零件加工的数控程序单。 编制程序的工 作可由人工进行;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则要在专用的编程机或通用计算机上进行自动编程( APT)或 CAD/CAM 设计。 编好的数控程序,存放在便于输入到数控装置的一种存储载体上,它可以是穿孔纸带、磁带和磁盘等,采用哪一种存储载体,取决于数控装置的设计类型。 2)、输入装置
于模型定义的参数值随模型存储,最终模型随着一个或多个对象的改变而改变。 UG 中的特征是以参数形式定义的,其大小和位置均可进行尺寸驱动的编辑。 例如,通过定义直径和长度定义一个孔,可以通过输入新的尺寸值来直接编辑孔特征参数。 通过使用相对于模型上所选几何体的位置关系来定位特征,于是该特征与此几何体关联起来,可以通过改变定位尺寸的值来编辑特征的位 置。 UG 模型中的特征具有相关性,即在一个部件中
的基本原则进行加工。 工序的划分 工序的划分可以采用两种不同原则,即工序集中原则和工序分散原则。 工序集中原则是指每道工序包括尽可能多的加工内容,从而使工序的总数 减少。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一般按工序集中原则划分工序,划分方法如下: ( 1)按所用刀具划分 以同一把刀具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为一道工序,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件的待加工表面较多、机床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 具有简单易用的特点 , 但由于 Automation GATEWAY 是第三方软件 , 只能访问部分Pro /E的数据库及内部应用函数 , 故其功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一种更好的方式是使用 VB API工具 , VB API是 Pro/E 使用 VB 进行二次开发的需求而增加的一种新的开发工具 , 用户可以直接使用这一工具采用 VB语言编写应用程序而不需借助第三方工具 . 与
要求 [4]。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完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的表面 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 3 工艺规程设计 6 3 工艺规程设计 毛坯 制造 零件材料为 HT200,手柄座在使用过程中不经常的变动,它 只起支撑的作用,受到的冲击不是很大,只是在纵向上受到很大的压力。 在加工过程中的精度保证很重要,它对工件的定位有一定的保证作用。 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专用纸 5 第 3 章 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以及工艺尺寸链计算 加工余量的 确定 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 3种:分析计算法、经验估算法和查表修正法。 ( 1)分析计算法 本方法是根据有关加工余量计算公式和一定的试验资料,对影响加工余量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和综合计算来确定加工余量。 用这种方法确定加工余量比较经济合理,但必须有比较全面和可靠的试验资料。 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