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
成品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小蜜丸;味甜而酸。 外观:圆整均匀,色泽一致,细腻,滋润,软硬适中。 水分: %。 溶散时限:不得过 45 分钟。 重量差异:应符合中国药典 2020 年版一部(附录 IA)。 装量差异: 平均装量不少于 90g,每袋装量不少于标示量的 97%。 鉴别: ①显微鉴别应符合规定;②应检出丹皮酚。 ..8 含量测定: (1)含牡丹 皮以丹皮酚( C9H10O3)计
生产批量: 6650 袋。 生产处方 原辅料名称 处方量( g) 每批用量(㎏) 批领料量(㎏) 中药细粉 100 ~ ~ 蜂蜜(炼) 80 ~ ~ 生产操作 混合 操作依据:六味地黄丸(小蜜丸)工艺规程、批记录;药材细粉混合岗位操作规程, V 型混合机操作规程及清洁规程。 确认:混合时间设为 25min、 30min、 35min,分别对其色泽均匀度和含量均匀度进行监 测,从而确定混合时间。
. 2 目前针对六味地黄产品终端营销较弱的情况,终端拦截是有效的营销手段; • 3. 3 产品稳定性和有效性是长期竞争优势获得的必然条件; 五、消费者分析 • 是谁在购买六味地黄丸。 他们具有那些特征。 (这部分未经调研核实,紧供参考) 消费动机 : A、 追求速效壮阳; B、 壮阳而选择循序渐进的“补肾”; C、 认为自己的某些症状表现属于“肾虚”范畴, 从而决定补肾; D、 觉得补肾很重要
. 2 目前针对六味地黄产品终端营销较弱的情况,终端拦截是有效的营销手段; • 3. 3 产品稳定性和有效性是长期竞争优势获得的必然条件; 五、消费者分析 • 是谁在购买六味地黄丸。 他们具有那些特征。 (这部分未经调研核实,紧供参考) 消费动机 : A、 追求速效壮阳; B、 壮阳而选择循序渐进的“补肾”; C、 认为自己的某些症状表现属于“肾虚”范畴, 从而决定补肾; D、 觉得补肾很重要
茯 苓 —— 选用云南丽江、楚雄 出 产; 泽 泻 —— 选用福建建宁 出 产。 六味地黄丸的药理研究 A、 对高血脂、耐缺氧和麻醉动物的影响 六味地黄丸能明显延长小鼠在缺氧下的存活时间;六味地黄丸对高脂饲料组的大鼠有良好的脂质调节作用,还能明显降低高脂饲料组大鼠肝中脂肪含量( P); 六味地黄丸十二指肠给药对麻醉小鼠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B、 对实验动物心、肾、脑缺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