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
VE 状态下 UE 的 LTE 接入系统内的移动性管理功能; 2) X2 接口自身的管理功能,如错误指示等; 3) 上行负荷管理功能。 LTE 的应用频段 在 3GPP R8中, TDD可用的频段从 33到 40号,有 8个。 其中 B38: ~,可全球漫游; B39: ~,这是国内 TD‐ SCDMA的频段; B40: ~,可全球漫游。 B是 Band的缩写,代表频段的意思。 这些频段中
下行时间配比,以满足上下行非对称的业务需求。 表 1 不同帧周期的上下行配比 2. 特殊时隙的应用 为了节省网络开销, TDLTE允许利用特殊时隙 DwPTS和 UpPTS传输系统控制信息。 LTE FDD中用普通数据子帧传输上行 sounding导频,而 TDD系统中,上行 sounding导频可以在 UpPTS上发送。 另外, DwPTS也可用于传输 PCFICH、 PDCCH、 PHICH
周期, 子帧配置 为 : DSUUDDSUUD;支持DwPTS:GP:UpPTS=3:9:2 的 特殊子帧配置 测试条件: 1) eNodeB 和配 合测试终端硬件、软件均支持上行 /下行 配置 1, 特殊子帧配置 5; 2) UE 已签约。 测试步骤: 步骤 1: 配置 eNodeB 系统上行 /下行 配置 特殊子帧配置 5, 选择 配置 20MHz 系统 带宽 ;使配置生效, EUTRAN
第 14 页 共 42 页 同频组网 异频组网 FSFR 频率利用率 高 低 中 小区间干扰 强 弱 中 峰值速率 高 低 中 边缘性能 差 良 中 干扰抑制 困难 容易 中 现有的 LTE 同频组网和异频组网分别有小区间控制信道相互干扰和频谱效率低的劣势。 FSFR 组网方式使用载波宽度小的基站设备进行网络部署,相邻小区尽量使用不相邻的呃子频带进行部署,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 PCFICH、
束。 异常过程 i. RRC 连接建立完成超时 R R C _ O V E R T I MEM M E e N B U ES 1 接 接 U U 接 接R R C C o n n e c t i o n R e q u e s tR R C C o n n e c t i o n S e t u p 图 RRC 连接建立完成超时 每当在 CDL log 中发现一条 UU 接口 RRC
描述原理 关于过程逻辑的描述是以精确地和完整地描述终端节点的功能行为为原则。 关于描述起始节点行为的任何规 则,可以在系统内利用可见信息进行核实。 如下的描述原则已经应用于第 8章中的过程正文,即: 过程描述应该区别如下情况: 1) 使用 shall 功能 过程正文描述接收节点 shall 在一定的条件下执行一定的功能 Y。 如果接收节点支持过程 X但不能执行类型 1 EP的
况。 NEA 日志文件存放在以下目录中: $NEA 安装路径 \log\。 OMC 日志提取方法 ORACLE 日志提取方法介绍。 1) ORACLE alert 日志提取说明 : alert 日志记录的是 ORACLE 的一些实例级别的变化,对数据库的任何配置的修改和数据库的任何异常都将记录在 alert 日志中,在数据库发生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的定位到数据库的问题所在。 alert 日志路径
XXXXXXXX 《 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无线接入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b) YDB XXXXXXXX 《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技术要求》 ─ 第 1部分: 物理层概述; ─ 第 2部分: 物理信道和调制 ─ 第 3部分: 物理层复用和信道编码 ─ 第 4部分: 物理层过程 ─ 第 5部分: 物理层测量 ─ 第 6部分: MAC协议 ─ 第 7部分: RLC协 议 ─ 第
1 【 覆盖优化手段 】 解决覆盖的四种问题:覆盖空洞、弱覆盖、越区覆盖、导频污染 (或弱覆盖和重叠覆盖 )有如下六种手段(按优先级排): 1. 调整天线下倾角; 2. 调整天线方位角; 3. 调整 RS 的功率; 4. 升高或降低天线挂高; 5. 站点搬迁; 6. 新增站点或 RRU。 在解决这四种问题时,优先考虑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再考虑调整天线的方位角,依次类推。
切换 成功率 % 100% 城东花园 1小区,在 1800M 小区加装滤波器后,杂散干扰基本消失, KPI 指标有较大改善。 经验总结: 如果 LTE 小区的杂散干扰来自共站的 DCS1800M频段系统( D网 /OFDM) ,而且实际安装情况不能通过增加水平隔离、垂直隔离(不宜调整方位角调整、平台整改等),那可以考虑在 DCS1800M 频段系统的发射端加装带通虑波器,虑除 18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