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栽培
1、、栽培季节如利用冬闲田栽培,每年10 月,待水稻收割后,即可播种,播种时间可一直延续到 1月,为了做到早出菇多出菇,播种时间宜早不宜晚。 二、栽培场地应选择日照充足、土壤干爽、排水良好的稻田作栽培场。 三、铺料播种应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谷壳作栽培料。 每个畦床料宽为 7床之间距离为 40高 25床长度不限。 上床铺料时,要求谷壳厚度达到平压实后在料表面点播菌种
1、地与整地:1选地。 原则上要求选择不粘、不涝、不旱的沙壤土地块为宜,便于管理。 垄向以东西走向为好。 2整地。 秋整地,将前茬作物根茬刨除搂净,做成宽 60 厘米,深 1015 厘米的地槽,槽底呈中间凹,两边低,形似龟背。 翌年 3 月 15 日至 4 月 15 日将香菇种到地里。 二、播前准备:1三级菌种和培养料的准备。 三级种(生产种)一般每平方米需菌种 1820瓶。 栽培料的配方为
2、前灌水最佳。 另外,利用稻草、麦秸等作物秸秆覆盖畦面,既能降低地温,又能减少水分蒸发,可起到保水保湿和延长植株生育期的作用。 如遇多雨天气,要及时清沟排渍,做到雨停田干。 二、追肥促长。 在高温季节,结合灌水每亩追施稀薄人畜粪水 23 次,每次每亩施 10001500 公斤,可在灌水后土壤稍干时泼浇。 天气转凉后,辣椒进入旺盛结果期,植株需肥量增加,10 月底前应追肥 34 次
2、月中、下旬播种;若在温室播种,阳畦或小拱棚分苗,合适苗龄为 7075 天,则应在 2 月中旬播种;若苗期条件更好,播种期可推迟到 2 月 20 日前后。 如果播种过早,苗龄过长,造成苗体过大,或徒长,或定植前开花,都影响第一穗着果;若苗期管理抑制过度,形成“小老苗”,事实上植后影响产量。 如果播种过晚,苗龄太短,定植时秧苗太小,未达生育年龄,会为以后管理带来麻烦;但如果定植期往后延
2、般在断霜前3540 天育苗,断霜后定植,黄瓜栽培后春季生长旺盛,开花结果良好,上市早,产量高。 但在中后期往往因高温多雨,霜霉病、炭疽病严重,不能越夏,一般在 7 月中旬前后拉秧。 此地区普通栽培的夏黄瓜于断霜后直播或育苗,接春黄瓜上市,播期不太严格,一般播种后 50 多天开始收获,收获期 3050 天。 秋黄瓜一般是在当地初霜前 34 个月露地直播或育苗,播种后 50 天左右开始收获
2、量瓜形成所需要的营养,还要多次进行叶面喷肥。 从采收第一瓜开始,每隔 7 天喷 1次 肥与 酸二氢钾的混合液,对增产和改善品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提高坐果率。 由于前期气温低,昆虫少,不利于受精,而且雌花数量大而雄花数量少,花粉不足,为了提高西葫芦的坐果率,增加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最好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用生长素处理。 人工辅助授粉于每天上午 6进行,摘下雄花,露出雄蕊,往雌花花柱上涂抹几下即可。
2、中旬7 月上旬。 多采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 由于夏季高温瓜苗较弱,可适当密植,亩栽50005500 株。 四、田间管理。 见真叶时开始间苗、补苗。 34 片真叶定苗。 苗后浅中耕,促发根防徒长。 结瓜前要中耕多次,重点在于除草。 播种结束后,修整排水沟系以防涝渍。 浇水要看天、看地灵活掌握。 苗期可施少许化肥促长,结瓜后,每1015 天追肥 1 次,每次亩施氮、磷、钾复合肥 1015 公斤
2、后控制床温 251 周左右即可出苗。 此时要通风降温,白天保持 25夜间 15防止徒长。 保持钵内或穴盘内见干见湿,不要浇水太多,以防沤根。 定植前 5降温炼苗,白天保持 20夜间 13一般不浇水。 3、适时定植。 定植前深翻土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3000斤,整平做畦,畦宽 ,畦沟宽。 适宜定植苗龄为 2 叶 1 心至 3 叶 1 心,一般在 4 月中下旬定植。 在畦面两侧各栽一行,株距
2、播种法,即播后不再分苗,在原地长成适于定植的壮苗,一般用于播期晚、气温高、生长快、苗龄短的晚熟冬瓜育苗。 重施基肥,适时定植:冬瓜产量高,需肥量大,要获得优质高产,必须施足基肥,以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有机肥为主。 在整地时撒施或做畦时沟施,每公顷 75000克。 若有机肥源不足,定植时,沟施或穴施氮磷钾复合肥每公顷 750克。 北方地区终霜结束后即可定植。 株,中熟冬瓜 株,晚熟冬瓜
2、早发。 培育壮苗:一般苗龄 70。 播种后 20出现 2 片真叶,其间保持白天温度 25,夜间温度 15。 幼苗出齐后,把温度降到白天 20,夜间 10,以防止幼苗胚轴伸长。 幼苗期从 3 片真叶到 6真叶需要 45。 定植前进行低温锻炼,白天保持在 15,夜间 7逐渐地接近于露地的温度。 壮苗标准是:具有 6真叶,节间短,叶片厚,色泽深,茎粗壮,根群发达。 整地施肥:紫甘蓝是喜肥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