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的反应原理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饱和 )==NaHCO3↓ +NH4Cl 以上反应的总结果是放热反应。 下面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最简单的实验装置模拟实验这一过程,获得碳酸钠结晶。 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浓氨水、氢氧化钠、消石灰、石灰石 、氯化铵、食盐、蒸馏水和冰,以及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实验装置示意图
而分子间作用能一般为 物质名称 熔点 沸点 熔化时破坏的作 用力 氯化钠 不填 氯化氢 氯化钠熔点比氯化氢高的原因。 ,你对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区别的看法。 ,具体说明破坏范德华力的例子。 【师】我们先来学习范德华力以及它与物质的性质。 【板书】一、范德华力与物质性质 实质:电性作用 存在微粒:分子之间 它的作用能远远小于化学键键能 【生】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思考并且完成练习: ⑴
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 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的主要三种情形: ①物体只作平动时; ②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度时; ③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3.时间与时刻 ⑴时刻:指某 一瞬时 ,在时间轴上表示为 某一点。 ⑵时间:指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 ,在时间轴上表示为 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⑶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 某一位置 相对应
摩擦力的方向可用假设法。 其操作程序是: A.选研究对象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 B.选参照物体 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且施加静摩擦力的物体; C.假设接触面光滑,找出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体的运动方向即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D.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一一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③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5.静摩擦力的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受力物体上。
同一个匀强磁场中匀速转 动,产生出三个交变电动势的发电机,叫三相交流发电机 . 重复实验,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灯同一时刻亮度是 否相同。 最大亮度是否一样。 学习:同一时刻亮度不同,最大亮度相同 . 引导学生分析指出:三个线圈产生三相交变电动势,周期和电动势最大值 相同,但它们不能同时达最大或 0,依次相差1/3周期 . 同时用 CAI课件展示出 et如图 .[来源 :学科网 ] 先画出
] 5 6 原线圈匝数 n1 n1 n1 n1 n2 n2 n2 副线圈匝数 n2 21n1 n1 2 n1 21 n2 n2 2 n2 副线圈输出电压 U2 结论 ( 4)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 ( 1)连接好电路后,同组同学分别独立检查,然后由老师确认,电路 连接无误才能接通电源。 [来源 :学 .科 .网 ] ( 2)注意人身安全。 只能用低压交流电源,电源电压不能超过
)引入新课 简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要求回 答: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 (二)进行新课 能够改变交流 电压的设备叫变压器. 一、变压器 [来源 :学 amp。 科 amp。 网 Zamp。 Xamp。 Xamp。 K] (一)变压器构造 教师在黑板上画单相变压器示意图及其在电路图中的符号(见图 1),要 求学生搞清图中所用 字母和符号的意义.
原因。 液体的微观结构可解释 为: ( 1)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液体由大量暂时形成的杂乱无章地分布着的小区域构成,所以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 ( 2)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分子的排列更接近于固体,液体中的分子密集在一起,相互作用力大,主要表现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所以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 ( 3)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分子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没有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液体分
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差保持恒定) [来源 :学科网 ] 日常生活中为何不易看到光的干涉现象。 ( 对机械波来说容易满足相干条件,对光来讲就困难的多,这与光源的发光机理有关,利用普通光源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是把一列光波设法分成两部分进行叠 加发生干涉) [来源 :学。 科。 网 Z。 X。 X。 K] 杨氏双缝干涉图样的特点有那些。 ( 1) 单色光为:等
长的电磁波,散射光的波长是不会改变的。 散 射中出现 0 的现象, 称为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散射曲线的特点: ① 除原波长 0 外出现了移向长波方向的新的散射波长 ② 新波长 随散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波长的偏移为 0 波长的偏移只与散射角 有 关,而与散射物质种类及入射的 X 射线的波长 0 无关,)c o s1(0 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