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核心内容整合】 问题一、 溶液的导电性 由课本 “观察 思考 ”中水溶液导电实验中灯泡的亮度知,在体积和浓度相同的条件下, 盐酸 、 NaCl溶液 的导电能力比 CH3COOH溶液 、 氨水 的导电能力 强 ,表明前两种 溶液中可以 自由移动 的离子比后两种溶液中的 多。 也就是说,电解质溶液之所以导电,是由于溶液里有能够 自由移动 的离子存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跟溶液里 自由移动
,即键能是气态基态原子形成 1mol 共价键释放的最低能量。 键能通常取正值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间距称为键长,它 是衡量共价键稳定性的另 一个参数,键长越短,往往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过渡】 【提出问题】怎样知道多原子分子的形状 ? 【讨论与启示】:要想知道分子在空间的形状,就必须知道多原子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即键角。 【学生活动】 制作模型学习键角制作模型:利用泡沫塑料、彩泥
碳的氧化数升高 还原反 应 ( 1)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 2)特点:加氢或去氧或同时加氧去氢 ( 3)机理:碳的氧化数降低 举例: 点燃 CH4+2O2 CO2+2H2O(液 )+890KJ — CH3 — COOH [O] 催化剂 高温、加压 4CH3COOH+2H2O 2CH3CH2CH2CH3+5O2 CH3CHO +
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A+ bB cC(s)+dD。 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 A减少了 n mol, B 减少了 n/2 mol, C 增加了3 n/2 mol,D 增加了 n mol,此时达到平衡。 (1) 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 的化学计量数为: a= , b= , c= , d=。 (2)若只 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A: B: C:
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板书】 ① 它是平均速率 ② 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因为它们的浓度是 一个常数) 【例题】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和 3mol的 H2和 N2,发生 N2 + 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在 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 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 : N2 + 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起始量 ( mol): 1 3
保龄球动能减少的原因。 问题 2:若外力对物体做功,该物体的动能总会增加吗。 如果物体对外做功,该物体的动能总会减少吗。 做功与动能的改变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方法引导: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情况入手,通过实验来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23“实验与探究”部分。 问题 3:这个实验需测量哪些物理量。 应用什么方法、什么仪器来测量。 引导学生回答:需要测量速度
衡量机器能将多少输入能量转化为有用的能量,提出了“能量转化效率”),它是 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跟输入能量的比值 有用的能量 能量的转化效率= —————— 输入的能量 二.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1.实验演示,观察现象 (1)逐渐降低的秋千 (2)手融化冰块 提出问题 (1)秋千慢慢降低说明什么。 (2)冰能自动融化吗。 这说明什么。 (3)秋千降低后能自动恢复原状吗。
生精力,经过艰辛的观测和数学计算,以严格的科学论据建立了日心体系 .后来的观测事实不断地 证实并发展了这一学说 . 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哥 白尼的日心说也有缺点和错误,这就是: ① 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太阳只是太阳系中的一个中心天体,不是宇宙的中心; ② 沿用了行星在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旧观念,实际上行星轨道是椭圆的,运动速度 的大小也不是恒定的 . 学生活动:
数学计算,以严格的科学论据建立了日心体系 .后来的观测事实不断地证实并发展了这一学说 . 限于当时的科学 发展水平,哥白尼的日心说也有缺点和错误,这就是: ① 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太阳只是太阳系中的一个中心天体,不是宇宙的中心; ② 沿用了行星在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旧观念,实际上行星轨道是椭圆的,运动速度 的大小也不是恒定的 . 学生活动: 讨论日心说的合理性,发表自己的见解
垂直于过点的切面; D.曲面与曲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公切面 (相当于点与点接触 )。 :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 ①弹力具有被动适应性。 当物体受力情况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形变情况将随着改变,弹力也随着变化。 ②弹力大小和物体形变的关系一般比较复杂。 而弹簧的弹力和其形变 (伸长和缩短 )的关系比较简单: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越大,弹簧的弹力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