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
2、种子,以保证芽苗质量。 萝卜芽生产中,如种子质量较好,可不进行浸种而直接播种。 一般萝卜最适浸种时间为 48 小时,温度高时,浸种时间可稍短些,待种子相对吸水量达70左右时可结束浸种,把萝卜种子捞起来,沥去多余水分等待播种。 浸种量根据生产和销售能力而定,浸种容器要经常进行清洗。 萝卜芽菜生产时,每盘的播种量为 80100 克。 播种前先清洗好芽苗盘,铺上干净的白纸、报纸或白棉布
2、穴播,每亩用种量为 05 千克,穴播时每垄双行,保持株行距 20 厘米 20 厘米25 厘米,每穴 2 粒3 粒种子,播后覆盖 2 厘米厚的过筛细土。 中型萝卜品种可开沟条播,开沟深度要求 2 厘米3 厘米,每亩用种量为 075 千克10 千克。 小个型品种多采用撒播,每亩用种量为 15 千克20 千克。 播种时为预防地下害虫要采用药土或药剂拌种。 播后在垄沟内浇一遍小水,2 天3
2、,可在塑料大棚或温室内大批量立体种植,也可在家庭用茶盘等容器少量生产。 萝卜芽在温度 535的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 2025。 播种前应将培养盘洗刷干净,网眼大、漏种子的盘子,应先铺 1 层清洁的湿白纸,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于其上。 播种密度以种子不重叠为宜,一般每平方米播种 600650 克。 后每 5 盘摞成一摞,再在最上面扣 1 个空盘。 空盘上盖湿麻袋片保湿。 每天早上洒 1
2、动的清水将种子冲洗 12 次,每次以冲至澄清为度),然后将种子置于 2326的条件下催芽。 待种子露出胚根 35 厘米时,即可播种。 播种方式育苗盘和苗床均可播种。 育苗盘要求底面平整、坚固耐用,且通透性好;栽培基质可选用白棉布或包装纸。 播种前先将育苗盘清洗干净、进行消毒,再铺上层栽培基质,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育苗盘中的基质上(每盘播种 100150 克)。 播好种后
2、增加密度,而深根性大型萝卜特别要注重深沟高畦,增厚土层,有利生长。 一般栽植 株。 利用地膜覆或温室、大棚栽培可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危害。 出苗后,要加强管理,及时间苗,将过大、过小病株拔除,并及时培土,防止倒伏。 (3)巧施追肥:萝卜莲座期为叶和根生长并进,以长根为主的时期,随水追施磷钾专用复合肥 300 千克/公顷左右。 肉质根迅速膨大期,应补施一次三元复合肥450 千克/公顷左右
2、色。 分生孢子长椭圆形,两端钝圆,无色,单胞。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合,孢子萌发侵入为害。 田间分和孢子通过雨水冲刷或雨滴冲溅传播蔓延,造成反复再侵染,扩大为害。 病害在适宜条件下,潜育期仅 35 天,很容易在田间扩展,造成流行。 病菌喜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 病菌在 1338间均可发育,最适温度为2630。 秋季高温、伴随多雨的条件
2、高产,剩余农田培育地力 远藤农场有农田 50 公顷,分成 6 个区块,每区块 3 年栽培萝卜,另 3 年种植绿肥,培育地力。 全农场计划年产萝卜 10 万箱,按 15 亩产 250 箱计,需用农田 40 公顷;若培育好地力,采用密植栽培技术,则 l5 亩可收获 500 箱,栽培面积可减少到 25 公顷以下。 空余的农田可以踏踏实实地进行地力培育,实行可持续的萝卜栽培。
2、养基上菌落灰白色,圆形至不定形。 发病规律病菌在南方可在田间辗转为害、传播蔓延,无需越冬。 在北方,主要在病残株、种株、未腐解的病残体及害虫体内越冬。 因其寄主广,故田间菌源多。 经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从菜根伤口侵入。 而且在整个生育期均可从根部侵入,引起生育期间适宜时发病,及至贮藏期仍可扩展为害。 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 2530的温度,90%以上的相对湿度
2、在沟北侧,以后用于覆盖。 如果沟挖在建筑物的北侧,东西向沟和南北向沟均可。 沟深 60 厘米左右,沟宽 08 米15 米。 沟过深,沟底温度高;过浅,覆土太薄,易受旱、受冻,不利于久藏。 沟的长度根据储藏量确定,一般 1 米长的沟可储藏 225250 公斤萝卜。 挖沟时,还应在沟底顺沟向挖宽 1013 厘米、深 1220 厘米的通气沟,两端顺沟壁通向沟外,再横向每隔 60100 厘米挖一横沟
2、缸或木桶中。 8 天脱水后取出,晒干,掌握在萝卜由硬转软为度,一般晒后的重量约占原重量的 50%。 %的盐水中,浸泡 1 夜,取出复晒至金黄色,也可以每 100 公斤再加盐 3 公斤拌匀,即可入坛装实,装得越实越好。 竹叶填满,再用黄泥浆密封,倒置于干燥的细沙上,储藏数月不变质。 产品特点:香气扑鼻,清脆可口。 烹炒、清炖、油烩均为美味。 配肉丝、鲜蛋、葱蒜等辅料,则成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