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
工人购买力低 市场狭小 生产过剩 产品积压 工厂、银行倒闭 工人失业 生产的社会化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直接原因: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分析清楚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如果你是美国总统,你会如何带领美国人民渡过经济危机呢。 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连续任职四届( 1933- 1945)
管。 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监管证券业 建立正常的金融秩序,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为工农业恢复发展提供保障。 新政不到一周, 13500家银行开业,就任不到 11天金融恐慌基本结束。 农业方面 主要措施 主要目的 主要成果 成立农业调整署;减耕、减产;调整农产品结构 稳定农产品价格 ,摆脱农业危机,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1932年,农民现金收入是 40亿美元,1935年上升到 70亿美元
现了一位力挽狂澜的人物 , 颁布了一系列措施 , 挽救了当时衰败的美国。 他 是 谁。 罗斯福 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 , 只是 “ 恐惧 ”本身。 ——罗斯福 罗斯福的一生都很不平凡 , 从他的生平事迹 , 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罗斯福发表“炉边讲话” “新政 ” 的目的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家指导和干预的手段 , 对工农业 、 商业进行调整 ,以消除经济危机。
式。 ” 品味探究 自学 3~ 5自然段 ①说说主要内容。 ②画最感动的词、句子说体会。 ③同桌交流体会。 “但他从来不买价格昂贵、在十美元以上的邮票。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开展了一个捐献
罗斯福新政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 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由此用一句话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三、柳暗花明 —— 新政的影响 生产恢复柱状图 1933 1933 失业率统计柱状图 “ 二战后 , 英国 、 法国 、 联邦德国和日本 …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 ,但政府干预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 ”。 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
实行纳粹党一党专政,取消公民基本权利 国会纵火案 种族灭绝政策,残酷迫害犹太人。 国民经济军事化 法西斯说教,实行文化专制 撕毁和约 扩军备战 对外关系 退出国联 开进莱茵区 欧 洲 战 争 策 源 地 文化 经济 政治 军事 1933年希特勒( 18891945)任德国总理, 开始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4年成为国家元首 .“国会纵火案 ” 1936年,德军莱茵非军事区 back
紧急银行法案 》 :同时,由国家 拨款 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 保险。 返回 假如你是智囊团工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解决产品过剩,恢复工业生产。 ( 2)加强工业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 1933年 《 国家工业复兴法 》 :由政府 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
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在二战后出现了 “ 黄金时代 ” (2)国家干预经济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世纪 70年代美国经济 “ 滞胀 ” 局面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 3. 20世纪 60年代,英国制定了 《 旅游发展法 》 ,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 20%的补助。 以下是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 ①
凯恩斯主义: 20世纪 30年代兴起的经济思想。 以英国凯恩斯为代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为其代表作。 它主张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成为“看得见的手”。 从理论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使“国家干预”经济逐渐成为长期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为资产阶级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罗斯福新政起,尤其是二战后
“这次投票是对胡佛政府的一次抗议,授予罗斯福一道进行变革的明确的命令。 ” —— 《 美国的历程 》 涉及领域 主要措施 目的结果 金融业 工业 农业 就业与社会保障 整顿银行、 《 存款保险法 》 、美元贬值。 《 全国工业复兴法 》 、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 《 农业经济调整法 》 、设立农业调整署。 “以工代赈”、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 恢复银行信用,稳定金融市场。 吸收失业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