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
瘠耐旱耐阴耐迟播,秋绿豆生产宜抓好以下技术:1、选好品种。 秋绿豆宜选用生育期短,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熟期控制在 90天以内。 可选用“鄂绿 1 号”、“鄂绿 3 号”。 2、适时早播。 秋绿豆可种到立秋前后,但播种愈早,开花结荚时间愈长,产量愈高,退水腾田后要及时整地,及早播种。 3、合理密植。 绿豆耐阴可与秋玉米间套。 单一种植宜条播或点播。 株行距1517 厘米4050 厘米,亩播 152
1、脖子、小脚瘟。 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 猝倒病在国内分布很广泛,南北各地均有发生。 (1)症状主要危害未出土和刚出土的幼苗。 种子萌发后,出土前受侵害,子叶和胚茎腐烂,造成烂种。 在子叶展开,真叶未抽出时即可发病。 病苗茎基部产生水渍状病斑,接着变成黄褐色,缢缩成线状。 病害发展很快,在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即猝倒。 拔出幼苗后,接触病部的表皮极易脱落。 在子叶下发病的成为卡脖子。
1、年来,受较好价格的影响,绿豆种植面积普遍增加。 尤其以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每年种植面积均达万亩以上,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是吉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绿豆主产区,也是吉林省重要的绿豆出口生产基地,生产的绿豆以籽粒大,颗粒饱满,色泽明亮,鲜绿,无杂色,无污染,蛋白质含量高而著称,以“白城绿豆”品牌为代表,颇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但是,随着面积的扩大,连年的种植,重迎茬面积显著增加
1、必须良种良法相配套,抓好以下措施:选用优良品种。 经过试验示范,应当选用 列的绿豆品种。 这些新品种以高蛋白、中淀粉、低脂肪等特性有着较高价值,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结荚上举且集中、抗病抗逆性强等优点,粒大有光泽,碧绿晶莹,籽粒饱满,尤其有清热解毒、消炎等功效,具有“绿色珍珠”之美誉。 播种定苗,合理密植:农谚说得好“五黄六月去种田,一天一夜差一拳”,说明了早播的重要。 绿豆新品种适宜播期为
1、季食用消暑止渴,清热解毒。 贮存的绿豆易被虫蛀食,其中以绿豆蟓的危害最为严重。 绿豆蟓,又名小豆蟓,属鞘翅目豆蟓科昆虫,成虫体长仅 虫更小,乳白色,专躲在豆粒中蛀食豆瓣。 (1)化学熏蒸仓库内贮存大量绿豆时,可以利用某些化学药物毒杀豆蟓。 常用药品有磷化铝、氯化苷、溴甲烷、二氯乙烷等。 用药量按仓容计算(方米1g/立方米),后装入铅皮容器内加热,密闭库房门窗数小时,可毒杀绿豆内的豆蟓。
1、国安徽、河南、河北、陕西等省发病重,以开花结英期受害重。 发病初期叶片上现水渍状褐色小点,扩展后形成边缘红褐色至红棕色、中间浅灰色至浅褐色近圆形病斑。 湿度大时;病斑上密生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情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很快干枯。 轻者减产 20一 50,严重的高达 90。 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梗束生,直立,褐色,具 3?8 个隔膜,孢痕明显,大小 20?m)
1、上农民采用推刀收割,地面已无根茬防风固沙,还会将地面熟土铲起。 间作后禾本科作物形成一条条防风带,防止土壤风蚀沙化。 收割后留 1015 厘米高茬,可挂沙护土,防止冬春季的大风将地表熟土刮走。 翌年可轮作倒茬,减轻病虫为害,提高绿豆产量和品质。 取绿豆与谷子、糜子、黍子等禾本科作物按 2:1 或 1:1 形式进行间作种植,绿豆种植幅宽不超过 5 米,也可根据生产实际调整种植比例。
中绿一号 “中绿一号”系台湾引进品种。 1984 年西南农业大学参加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主持“国外绿豆生产适应性鉴定试验”,通过三年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均名列首位,8688 年在安岳县及涪陵地区多年多点品比试验中,亩产均在 100公斤以上,比本地绿豆增产 240。 89 年通过四川省品审会审定。 “中绿一号”具有产量高(比当地品种增产 2040)、优质(蛋白质含量23左右)、早熟(生育期春播
号特征特点:植株直立,生育期 63 天,属早熟品种。 株高 51右,主茎分枝 2 个,单株结荚 20,荚长 10荚粒数 11,百粒重 6g 左右。 幼茎绿色,花黄色,荚棒黑色,籽粒圆柱形,绿色有光泽。 根系发达,长势健壮,叶片功能期长,茎秆韧性强,抗倒伏。 高抗叶斑病、白粉病及枯萎病。 1999 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及河南省农科院科学实验中心测定,籽粒粗蛋白质含量
夺取夏绿豆的高产,要做到前期促苗全苗壮、中期促保花保荚、后期促灌浆鼓粒。 也就是说要过好“六关”:一是播种关 6、7 月份是绿豆夏播的适宜时期。 但早播可延长开花期、增加结荚数。 亩用种量为 斤,株行距视品种、地力而定。 一般为10153045 厘米。 二是密度关要早间苗,适时定苗,使田间植株分布均匀。 间苗时要拔除病、弱、小苗和丛聚苗,在三叶期定苗。 密度一般每亩 800015000 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