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
2、叶还土,又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幼龄茶树的成长,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整地施肥播前做好除草、松土、开穴工作。 为防止地下害虫为害,可在种植前用“护地净”等农药在松土时施下;并在松土前一次性施足基肥,亩施芬兰产复合肥 25千克作基肥,土肥混匀,以避免种薯与化肥直接接触。 (2)适时播种播种时间以 1月 1日到 10日为宜。 播种前根据种薯大小和芽的多少进行切块,切块时要求切口距离芽
2、多带薯肉,不应挖芽眼留薯肉。 经催芽后未发芽或幼芽纤弱的种薯、畸形薯、老龄薯应挑出不切。 切块伤口应立即与草木灰和沙土混合,切块后 35 天内保持在 17 18和 8085的湿度条件下使切口木栓化。 (四)适时播种在当地晚霜期前 2030 天,气温稳定在 57时播种。 已大量发芽的种薯宁可稍晚而匆过早播种。 倘若需要提前播种可加盖塑料地膜提高地温。 北京地区二季作春季 3 月中下旬播种,秋季
2、雨处,每堆种薯约 30 千克。 堆上盖湿润细土,再盖草苫子保墒。 7后待芽长 2米时,可扒开薯堆,捡出种薯,使芽见光绿化锻炼 1后播种。 芽不够长者,继续堆积催芽。 芽长以大于 2 厘米者为好,小于 1 厘米者影响产量。 二、播种在 8 月上旬播种。 播前栽培地先用旋耕犁疏松土壤,后喷施土壤调理剂免深耕 200 克/亩,促进 30米深的土壤疏松通透,有利于今后薯块膨大和根系深扎,增强吸收能力
2、液浸泡 2030 分钟,捞出埋入湿沙中催芽,待芽长 12 厘米时播种。 烂种,缺苗,病毒病严重,太晚则生育期不足、产量低。 华北地区一般应在 8月 515 日播种。 2播种方法秋播马铃薯的播种一般不同于春薯,因秋薯播种处在高温强光季节,为创造较冷凉环境,应在背阴坡播种以利出苗早、出苗齐,播时应在 1000 以前,1500 以后进行。 并随开沟,随播种,随盖土。 并挖排水沟。 一般行距
2、释到所需的浓度,将种薯装入篓或网袋中再放入药液浸泡即可。 浸泡后将种薯捞出放在沙床(床宽 100 厘米,沙土的厚度为 5 厘米)上,摊放薯块的厚度为 20 厘米左右,然后在上面及四周覆盖湿润的沙土 5 厘米厚左右。 当芽长至 2 厘米长时扒出并放到阴凉有散射光的地方进行绿化,2后即可播种。 浸种催芽时要严格配制赤霉素溶液的浓度。 浓度低时起不到浸种作用,浓度高时容易出现弱苗和簇苗
2、株高 90 厘米。 茎粗 1 厘米,主茎数 2,分枝少。 叶色浓绿。 花冠浅紫色。 天然结浆果少。 茎绿色。 薯块圆形。 表皮光滑,白皮、白肉致官度紧、无空心。 芽眼较浅。 结薯集中。 休眠长,耐贮藏。 单株结薯 ,产量 克。 单薯重 克。 块茎含演粉 给生素 00 克,粗蛋白 蒸食品味好。 较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广。 抗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花叶和卷叶病毒病,轻感早疫病。
2、薯处于休眠状态,播种前应进行催芽或药物浸种催芽,一般在播前 5 天用 1520 毫克/升的赤霉素液浸泡 2030 分钟,捞出埋入湿沙中催芽,待芽长 12 厘米时播种。 期播种秋播马铃薯播种太早气温高,易烂种,缺苗,病毒病严重,太晚则生育期不足、产量低。 华北地区一般应在 8 月 515 日播种。 2 播种方法秋播马铃薯的播种一般不同于春薯,因秋薯播种处在高温强光季节,为创造较冷凉环境
2、亩产 1778 公斤,比对照东农 303 增产 南方冬作组块茎亩产分别为 1665 公斤和 1374 公斤,分别比对照东农 303 增产 两年平均亩产 1520 公斤,比对照东农 303 增产 2005 年早熟中原二作组生产试验,块茎亩产 1991 公斤,比对照东农 303 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 月初3 月中下旬播种,56 月下旬收获,秋季 8 月上中旬9 月上旬播种,播前用 58
2、时即可播种。 切块播种时,切刀要消毒,要求单块重 3050 克,每个薯块要有芽眼,并用草木质拌种。 二、开沟起畦每 3 米包沟起畦,沟宽 30 厘米,沟泥均匀撒于畦面并呈龟背型,利于排水,然后开好环田沟。 三、播种和盖草种植规格为株距 25 厘米、行距 30 厘米,每畦种 9 行,放种时芽眼向上。 播种后,再在行距之间均匀施基肥,亩施腐熟粪肥 2000 公斤、硫酸钾 50 公斤,然后盖上稻草
2、即可播种。 切块播种时,切刀要消毒,要求单块重 3050 克,每个薯块要有芽眼,并用草木质拌种。 二、开沟起畦每 3 米包沟起畦,沟宽 30 厘米,沟泥均匀撒于畦面并呈龟背型,利于排水,然后开好环田沟。 三、播种和盖草种植规格为株距 25 厘米、行距 30 厘米,每畦种 9 行,放种时芽眼向上。 播种后,再在行距之间均匀施基肥,亩施腐熟粪肥 2000 公斤、硫酸钾 50 公斤,然后盖上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