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
1、节麦综合防治节节麦是世界性的恶性杂草,1996 年节节麦始见,之后逐年增多,一般 510株/平方米,高者达 28 株/平方米。 该杂草多发生在高水肥麦田,由于适应性强、繁殖量大,防治不力,加之对种子管理不当,致使节节麦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逐渐加重,严重影响小麦生产安全。 发生特点一是出苗深度不同。 据在大田调查,发芽出苗的节节麦种子主要集中在 38 厘米的土层中。 二是出苗期长。
1、、要对症下药,明确防除对象。 早春化学除草可选用的药剂有 75%杜邦巨星干燥悬浮剂、20%二甲四氯水剂、72%2,4D 丁酯乳油、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和69%骡马乳油等,决不能选用适用于阔叶作物或水田作物的除草剂。 同时根据防除对象合理选用除草剂的种类。 骡马乳油可用来防除野燕麦和其他大多数单子叶杂草;杜邦巨星、二甲四氯、2,4D 丁酯、苯磺隆等用于防除双子叶阔叶类杂草
苗叶片细长,分蘖不足,主茎和部分大蘖冬前就进入二棱期。 这类麦苗往往前旺后弱,冬季遇持续 5 小时低温会被冻伤,应适时镇压,以抑制麦苗主茎和大蘖生长,控制徒长。 镇压宜选在晴天的早晨进行,有霜冻或露水未干时不能镇压,以免伤苗。 镇压后要及时划锄、浇冬水,同时每亩施碳酸氢铵 15 公斤。 必要时喷施 1 次 矮壮素溶液,以抑制旺长,防御冻害。 播量过大形成的旺苗 幼苗生长拥挤,个体发育差,分蘖少
冬”已到,意味着冬季已经开始。 从多年的平均状况来看,月是寒潮出现最多的月份,剧烈的降温,特别是冷暖异常的天气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为切实做好今年小麦越冬期管理工作,省农业厅昨日向各地下发了冬前麦田管理技术意见。 意见从六个方面对今年冬前麦田管理提出了参考意见:一是在小麦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种,搞好查苗补种、疏密补稀。 二是冬前应对麦田普遍进行一次中耕,以破除板结,增温保墒
2、后,可以直接浇在麦行上,不用对水。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浇水,将稠的人粪尿顺水冲入麦田。 在旱地或丘陵地最好条沟施或穴施,将尿倒入沟、穴内后封土覆盖。 3、浇尿数量浇尿太少,增产不明显,浇尿太多,不但不增产,有时还会引起倒伏减产,以及贪青晚熟。 所以麦田浇尿应根据麦苗和底肥多少和小麦生长发育情况而定。 如果干旱底肥不足,麦苗生长瘦弱,应在冬季及时浇一次尿,以便促进幼苗盘根,增强抗冻能力。
季气候干燥,一般越冬麦田旱情都较重,大部分麦田缺墒。 因此,在气温回升,夜冻日消时,要及时浇水,促进地下部根系生长,盘根保蘖。 搞好化除 冬季化学除草省工省时,草小效果好,动员农民改变旧的麦田管理习惯,在日平均温度 5以上时及时进行化除。 中耕松土 对播种偏晚,苗情偏差的麦田要及时中耕松土,破除板结,提高地温,促弱转壮。 对播种早,苗情偏旺的麦田,要进行深中耕,控旺转壮。 沟系配套
2、的半个月,按 1 份磷肥加入 10 份20 份有机肥的比例混匀后堆好,外面用泥封严,以防肥效流失。 据诸城市试验: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混合堆沤发酵后施入麦田的比直接施入麦田的肥效提高 231。 (二)与氮肥、钾肥、锌肥配合施用。 按照小麦对氮、磷、钾、锌等营养元素需要量,在施用磷肥时,科学配施氮肥、钾肥和锌肥,既能有效补充土壤养分的不足,又能使磷肥的利用率提高 2030。 其配施比例
1、季进行麦田化学除草,不仅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而且保苗、灭草及时、安全、有效,同时还可清除、切断病虫害的中间寄虫害和越冬场所,已成为确保小麦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小麦秋苗期(10 月上旬至 11 月下旬)田间多数杂草已出齐,且草龄小,抗药性差,气温比较稳定,地表湿度适宜,这时选用高校对路的除草剂品种防治麦田杂草,比春季防除更容易发挥正常的防治效果,因此,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期
2、硬草出草高峰期(23 叶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7以上时,每亩用 效盖草能乳油 2030 毫升或 15精稳杀得乳油 4060 毫升加水 3040 公斤喷雾。 采取这种方式化除 23 年,可以有效降低田间硬草发生基数。 化学防除(1)土壤封闭。 在大麦、小麦播后苗前,每亩用 48氟乐灵乳油80 毫升加 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 250 克加水 40 公斤喷雾,防除效果在 98以上。 大麦
1、小麦播种形势与当前苗惰分析由于今年气候因素的原因,山东省冬小麦播种进度慢于往年,形成了早茬麦、适期播种的小麦和晚茬小麦,水浇地小麦、无水浇条件的旱地小麦等多种类型小麦并存的形势,与往年相比,适期播种的小麦面积减少,晚茬麦的面积增加。 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各种因素,在春季因苗因地分类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就能够促弱苗转壮,调节群体结构合理发展,夺取小麦丰收。 (一)麦出苗状况良好今年夏季、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