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
2、施在根系分布层,促进恢复树势,尽快萌发抽生秋梢。 早熟种在采果后施,中晚熟品种可在采果前施。 最好在月中下旬前施完。 第二次施肥在末次梢开始转绿时,结合翻土埋入杂草,复合肥公斤株,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一般应控制在月底前,使秋梢停止生长老熟,积累光合养分,进入花芽分化状态。 这期间适当控制含氮液肥供给。 、壮花肥。 施肥时间视树势、植株状态、天气而定。 但一定要适时施肥
2、列在 50蔽度的沙床上,然后盖上 1厘米厚的干净细沙,并淋足水,以后每天喷水 1,保持沙床湿润,并防止地下害虫,20 天后种子已基本萌芽。 在幼苗子叶展开之前便可分床,分床时按18 厘米25 厘米的规格,按幼苗大小分开移植,淋足定根水。 用营养袋育苗,将幼苗按每袋 1 株苗移入袋内,并盖土淋水即可。 如果不催芽,直接播种,可直接植入营养袋或按 18 厘米25 厘米的规格播入苗床
2、病,两者合称烟煤病。 病害初侵染源来自枝条、老叶,病菌在广东南部和海南省可终年繁殖,发病程度与分泌蜜露的昆虫虫口密度及气象因素有关。 在春旱明显的地区(海南西部、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广西百色地区、云南)或结果期干旱的年份,同翅目昆虫(扁喙叶蝉、蚜虫、介壳虫、白蛾蜡蝉等)、缨翅目昆虫(蓟马)及螨类的虫口密度大,为害猖獗,吸食嫩叶、幼果汁液,同时排泄出大量氨基酸、糖类、蜡质等黏附在寄主组织表面
2、凸起的、灰褐色的斑点,直径大小约 5 毫米,病部果皮变粗糙木质化,中央呈星状裂开,潮湿时长出小黑点及灰色霉层,病果易脱落。 病原芒果疮痂病病原的有性阶段为芒果痂囊腔菌(属子囊菌亚门,其无性阶段为芒果痂圆孢菌(半知菌亚门,其分生孢子盘褐色,有时可为分生孢子座。 分生孢子圆柱形,极少数为卵形,有时略弯,无色,后期可呈淡褐色。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罹病组织内越冬。 翌年春天在适宜的温、湿度下
2、药加入 尿素,硼砂和 磷酸二氢钾,树势较弱的树可同时加入 50100 毫克升赤霉素等进行叶面喷施。 三、病虫害防治、芒果炭疽病开花期和幼果期每 710 天喷一次药。 主要药物有:11100 波尔多液,30氧氯化铜、12绿乳铜、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 8001000 倍液,75百菌清或 80炭疽福尖 500600 倍液,65代森锌或 40灭病威 400 倍液,施保克 5001000 倍液。
2、为 810留果肉的果核可送去打浆制汁。 护色处理采用熏硫或浸硫的方法。 干燥将护色处理后的原料均匀放于竹筛(浸硫处理的要先沥干水分),放人烘干机干燥。 干燥初期温度控制在 7075,后期控制在 6065。 干燥过程注意换筛、翻转、回湿等操作。 回软、包装待产品达到干燥要求的水分含量时,一般为 1518左右,将产品置于密闭容器中,让其回软,时间约 23d,使各部分含水量均衡,质地柔软,方便包装
2、酶,在 4550水浴中处理 时,可得到组织细腻、体态均匀一致的芒果浆料。 (3)混合调配:将白糖、奶粉、柠檬酸、蜂蜜、稳定剂等先溶解后,按一定顺序均匀加入。 (4)均质、脱气:混合调配的料液在 19 兆帕的高压下均质,使组织更均匀粘稠,均质后的料液在 4050、8090 千帕下脱气。 (5)灌装、封口、灭菌:脱气的半成品及时装瓶封口,在 9095下灭菌 30 分钟,然后用冷水冷却至室温。
2、黄豆大小时就有此虫为害,平时虫体隐藏于萼片下,为害严重时可使小果干枯,被害小果外表呈现褐色线(斑)纹,随着小果长大,这些线(斑)纹亦随着长大长粗,待果实成熟时果面变得粗糙。 4、防治方法发现此虫为害时可喷洒 80%敌敌畏或 40%乐果 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或 杀死 4000倍液。 严重时每隔 7天喷 1次,连喷 3次。 二、红带蓟马 、为害成、若虫为害芒果树小苗叶片
2、,如喷施 硼砂和 素混合溶液。 或盛花后期喷 酸二氢钾和 405010E6 的九二 0,都能起到保花保果的作用。 喷叶面肥时,叶片两面都要喷湿,在花朵开放后的下午 35 时喷施效果更好。 4 月底 5月初是果实迅速增长时期,也是春、夏梢迅速生长时期,果梢与果实争夺养分,容易造成落果。 所以必须追 1 次速效肥,每株施复合肥 1减少落果。 3 喷施激素试验证明,喷激素可以促进不易开的品种开花
2、需水情况和荫棚的防护性能,若发现缺水和荫棚破损,应及时浇水和修补荫棚。 连续干旱时,灌水应采用漫灌,以水漫至苗床及覆土层为度。 冬季不宜施肥,但袋装 1 个月后的苗若生长瘦弱,1%的尿素进行叶面喷施,促进苗木生长。 进入秋季(10 月份左右),不宜施速效氮肥,可用浓度为 硫酸钾喷施 12 次,间隔时间为 15 天左右,能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 炼苗分 2 个时期进行,第 1 时期为入冬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