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滴虫
2、便,有个别鸽只死亡,每日死亡 1520 只。 开始认为是维生素 A 缺乏症和念珠菌病,使用庆大霉素、红霉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大量抗生素,补充维生素 A,口服制霉菌素 1 个疗程未见好转,7 月初死亡增加。 鸽曾接种过鸽痘、沙门氏杆菌病疫苗。 2 临床症状信鸽食欲减退,精神倦怠,羽毛松乱,死亡前消瘦,在口腔里可见浅绿色至浅黄色的黏液,并从嘴中流出,形成黄色假膜,发病率和死亡率达50%。 3
2、鸽副伤寒”、“鸽痘”免疫接种。 喂饲粒料即喂不经过任何加工的饲料原料,其饲料配方为:玉米 60%,稻米 10%,小麦 10%,豌豆 15%,火麻仁 5%。 本次疫病只发生在刚离亲的后备鸽中。 2002 年 5 月,个别后备鸽开始发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呼吸困难,发病后,服用过磺胺药和其他多种抗生素,但均未见效。 在整个疫情期,发病鸽数为 92 只、死亡 20 只,发病率占
2、欲不振,渴欲增加,毛乱,腹泻,呼吸时张口伸颈,并伴有咳嗽、喘气。 病变发生在消化道时,嗉囊和食道有白色小结节,内为干酪样物,嗉囊积液,肝脏和脾脏表面也可见灰白色界线分明的小结节。 脐型:在鸽的脐部皮下形成炎症,病鸽神呆、毛松、食少、瘦消,脐部红肿,肿块切开可见干酪样或溃疡性病变。 防治 预防本病主要是在平时定期检查鸽群口腔有无带虫,即取其口腔黏液用显微镜检查。 在饲养管理上
2、现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消化紊乱食量减少,渴欲增加,排黄绿色粪便。 幼鸽发病急,短期内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 内脏型:患鸽精神食欲不振,羽毛松乱,喝水量大增,排黄绿色黏液性糊状腹泻,进行性消瘦。 严重时食欲废绝,羽毛松乱,排淡黄色糊状粪,迅速消瘦和死亡。 幼雏发病率、死亡率高。 脐型:脐部红肿和发炎。 3 病理变化食道黏膜有局灶性和弥漫性的黄白色的干酪样物覆盖,极易剥离,唾液粘稠,嗉囊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