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
情况下,须用 A4 纸。 三、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的管理:区分全宗,正确立档单位;分类,依据档案、来源、时间、内容、形式分成若干层次和类别;案卷排列并编制案卷目录。 档案保管:本单位设立专用文件库保存档案。 档案的鉴定:从档案的内容、来源、时间、可靠程序、名称鉴别、档案价值,确定各类档案的保管期限,编制成表。 档案的销毁编制销毁清册;办理销毁手续,经总经理批准,方能销毁;销毁要有二人以上监销
K=,因地质报告中无不可采煤层的煤炭地质储量数据,本设计中根据矿井 不可采煤层厚度,取不可采煤层瓦斯储量为可采煤层瓦斯储 量的 20%。 西沟二号井目前设计开采 中央采区 +800m~ +680m水平之间的煤层, +740m水平正好处于中间水平,因此取 +740m水平的煤层瓦斯含量作为 +800m~ +680m水平之间的煤层的平均瓦斯含量是合适的。 因此 +800m~
况和条件分别布置;同一地质单元内沿煤层走向布置测试点不少于 2 个,沿倾向不少于 3 个, 并有测试点位于埋深最大的开拓工程部位。 云贵煤矿 128_22 运输巷掘进期间防突设计 11 3)预测钻孔布置:沿巷道掘进方向布置 2 个测压孔,沿推进方向每30 米布置一个测压孔。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试验室于 20xx 年 12月对我矿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 鉴定结果:
采深度的增加,特别是开采下部煤层时,煤岩地层含水将有所增加,提请开采中注意观察井巷中的变化,防止突水事故发生。 构造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构造为一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 1~ 5176。 左右,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以单斜为主,如果地层中含水 ,则其地下水的径流方向将由北向南,核实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在北部和南部。 老窑水文地质 在矿区范围内的小窑、老巷,由于年代久远,井口坍塌无法调查其积水情况
部可采。 煤层尖灭带位于 XX部,即 S1 2717孔周围。 可采区集中在 281 S2291 S2 311 431孔一线以西。 据井田内钻孔统计:煤层自然厚度 0~,平均。 可采厚度 ~ ,平均 m。 该煤层结构较简单,含 0~ 2层 夹矸 ,多不含,少量的含 1层夹矸。 层位较稳定,厚度在井田内变化较大,其变异系数 77%。 在可采区内煤层厚度变化较小,变异系数为44%。 总观全区
地层产状及主要褶曲 区内地层倾角一般 5176。 ~14176。 ,最大为 28176。 ,最小为 2176。 左右;褶曲幅度不大,一般幅差为 100~200m,两翼跨度不大,一般为 1~。 区内主要褶曲有:孙垓向斜、后 XX背斜、黄垓背斜、张官屯向斜。 另外,在黄垓背斜与后 XX背斜之间发育着次一级褶曲,轴向由北北东转向北东东,两翼倾角较平缓,延展较短,幅度较小。 断层 本区断层分东西向
筋混凝土井壁: 壁厚为 500mm,内外层竖筋为φ 22@250 钢筋,连接采用“滚压型等强直螺纹接头连接”。 环筋都为φ 25@200 钢筋,搭接长度为 750mm。 保护层厚度内层为 50mm,外层为 70mm, 混凝土等级为 C70。 6)、 ~ 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 壁厚为 500mm,内外层竖筋为φ 25@250 钢筋,连接采用“滚压型等强直螺纹接头连接”。 环筋都为φ 28@200
水文地质特征和区域基本相同,但面积小又没有形成单独的水文地质单元,只把与矿区所关联到的水文地质条件加以叙述。 地表水体:从地表地形条件看,矿区北西高南东低,高差约 240m,属丘陵地形,有利于地表集中降水的排泄。 地表水渗入到地下者乃是其中一小部分。 除矿区东部黄河外,地表无常年迳流,实为未来开采的有利条件。 含水岩组水文地质特征 ( 1)松散层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 Q+N2)
工作面 进 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 20%,瓦斯、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 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 100条规定。 (一) 1501工作面 炮采工艺 ,开采 C5b煤层 ,工作面长度 80m,采高 ,最大控顶距 4m,最小控顶距 3m,平均控顶距 ,一次起爆最大炸药量 4 ㎏,瓦斯浓度为 %,工作面温度 18℃,工作面最多人数为 25 人。 ( 1) .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 采=
正常条件下,它为基底奥陶系灰岩强岩溶含水层与太原组灰岩岩溶水的良好隔水边界。 ( 2)太原组 (C3t) 揭露厚度 ~ ,由灰色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及浅灰 色中细砂岩等组成溶隙裂隙含水层;共有灰岩 13 层,总厚度~ ,占该组总厚度的 ~ %。 四灰:灰色,上部浅棕灰色,微晶质结构,底部夹泥质条带,富含珊瑚,海百合茎等海相动物化石,少含燧石结核,裂隙发育,方解石及泥质充填,局部发育溶蚀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