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
点风量,做好测风报表, 严格杜绝 井下供风量不足的地点发生瓦斯积聚或超限。 严格设计并加强施工管理,不人为地造成盲巷, 有盲巷地点 必须在 24 小时内 予以封闭。 巷道贯通,排放瓦斯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执行。 加强局扇管理,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局部通风管理的有关规定。 风筒吊挂平直,不打死 弯,做到逢环必挂,风筒漏风要及时缝补。 局部地点
(二 ) 该设计项目的 资源概况 1. 矿床 地 质 及构造特征 (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 二、三段和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第一段,在沟谷及缓坡等地带有零星分布的第四系。 由老至新叙述于下: A.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第二段( P312):总厚 128m。 分布于矿区西部,为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 岩性为灰黄至灰黑色薄-中厚层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粘土岩、粉砂岩,夹炭质粘土岩
2) 混凝土浇注应采用汽车混凝土输送泵、塔吊等空中方式进行混凝土浇注。 施工中注意倾倒混凝土方选择钢梁的部位,避免倾倒混凝土时的强大冲击力破坏压型钢板,从而造成压型钢板的变形,甚至塌陷。 3) 浇注混凝土时注意不能在某个地方堆积料,混凝土料应均匀分布,对于已堆积较高的混 凝土必须马上人工向四周扒平,分散受力。 4) 采用平板震动器振捣混凝土时不能长时间停留在同一个地方震动。
层含煤 40~ 50 层,主要可采煤层 1 11 1 20 煤层,分布在煤系上部及中部。 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根据岩性和含煤情况可分为三段: 下段( P2l1):以 24 煤层顶板为上界,底部为 1~ 3m 灰色铝质泥岩, 致密性脆,常见鲕粒结构。 岩性以深灰~灰黑色的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 夹菱铁质薄层和黄铁矿结核,常见有较完整的大羽羊齿,栉羊齿类植物化石,共含煤 10~ 12层
素质高、责任心强、具 15 有文化程度高的人员,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三、各班组按照确保安全、运转顺畅、节奏均衡、合理化定岗定员,保证本班安全正常运转。 四、班组定岗、定员实现动态管理,有关部门对班组定岗定员进行定时或不定时的检查,超岗、超员的班组要对区队负责人严肃处理。 班组出勤管理制度 出勤管理是班组建设的最基本手段之一,为实现班组正规安全生产循环奠定人本保证
“煤矿矿长保护矿工 生命安全七条规定”承诺书,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 ( 5) 、通过黑板报宣传 “双 七条 ” 规定和 “ 致矿长的一封信 ” ,在井口醒目位置、办公区 、职工食堂、澡堂、会议室张贴 “双 七条 ” 规定,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 ( 6) 、班前会学习,在班前会上,由带班领导贯彻学习“双 七条 ” 规定和《致矿长的一封信》,使 “双 七条 ” 规定人人皆知、耳熟能详
位压差为: gZh 21 (17) 式中: Z12—— 测段两点间高差; —— 巷道间密度平均值。 3. 测段通风阻力 风流必须具有一定的能量,用以克服井巷对风流所呈现的通风阻力。 通常矿井通风阻力分为摩擦阻力与局部阻力两类,它们与风流的流动状态有关。 一般情况下,摩擦阻力是矿井通风总阻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采用基点法测定时两测点间的通风阻力计算公式为:
节能减排措施,走低碳经济之路,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总体战略是“少用煤、发展气”。 发展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等清洁能源。 由于我国煤炭储量大,因此依附在煤层 中的煤层气储量也相当丰富,已探明的煤层气储量达 1700 亿 m3。 煤层气主要成分是 CH4。 CH4体积分数达到 5%15%就会造成爆炸,因此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利用抽排方法将其冲淡并排放到大气中
第 10页 继电保护 ( 1) 发电机保护 简易差动保护:作为定子绕组的三相短路的基本保护,动作使发电机与系统解列,并灭磁停车。 过流保护:本保护装置带有时限,用来保护由于外部短路而引起的定子绕组过电流,并作为内部短路时的后备保护。 过电压保护:当发电机突然甩负荷或在系统解列情况下单独供电而调速失灵时,转速突然增加引起过电压,为了防止过电压击穿定子绕组绝缘,特装设本保护装置,本保护装置经
√ 九片 S16 QBZ80 80 电子式保护 9 √ 十二片 S17 QBZ280 80 电子式保护 √ 十片 S18 QBZ280 80 电子式保护 √ 十片 S19 QBZ280 80 电子式保护 √ 十 二 片 S21 QBZ280 80 电子式保护 √ 十一片 S22 QJZ315 315 电子式保护 √ 五片泵房 S23 QBZ120 120 电子式保护 √ 十二 片 S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