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
不得动用。 本制度未完善的问题,要用 时修订,并严格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救援措施方案执行。 31 火工品管理制度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有关条文规定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制定火工品管理制度。 有关爆破材料的贮存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 1)爆矿材料的贮存,必须遵守国家颁布的各项有关规定。 ( 2)井下爆破材料库的设置标准必须遵照《规程》 278条和 279条有关规定。 ( 3)对于火药
员工了解清洁生产知识和初步掌握审核的基本要求,公司和审核小组采用各种例会、黑板报、培训班、下达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正式文件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的内容主要有: (1) 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 、 清洁生产 的目的和意义; (2)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 区别及其利与弊; (3)清洁生产审核中的障碍及其克服的可能性; (4)清洁生产审核的 方法 以及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XX, 为矿井的进风井和又一安全出口。 3. 回风 X井: 净宽 (直径) Xm,净断面 Xm2, 斜长(垂深) Xm至 X号煤层( X板) ,倾角 X176。 , 担负全矿井的回风任务 ,设台 XXXX,作为矿井的另一安全出口。 井筒断面见图 35 35 35 35 355。 井筒特征表,见表 351。 二、井筒井壁结构 主 X井表土段 为 X支护,支护厚度为 Xmm; 基岩段为 X支护
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为细砂岩。 属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 煤层厚度由东向西呈增厚趋势。 9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上部 ,上距 8 号煤层 ~ ,平均,煤层厚度 0~ ,平均 ,属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可采范围为井田南部,该煤层结构简单,有时含一层炭质泥岩夹矸, 顶板为砂岩、粉砂岩、炭质泥岩和砂质泥岩、泥岩,底板多为砂质泥岩、泥岩,局部为细砂岩和粉砂岩。 15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
(集水井),用水泵及时将积水排出。 遇地下水时施工前必须降低地下水位,一般应降至沟底以下 300mm。 如遇到个别土质较差则采用 挡土板的方式进行支护,先支撑后开挖的施工次序。 积土、料具的堆放应距离开挖口边缘 1m 以外,在施工地段,全部采用定型彩钢板配合彩旗进行围护施工,在明显的位置设置各种安全标志、警示牌,夜间时设置照明灯及在基坑四周设置红色警示灯,防止人员的坠落。 2) 、 砖砌体工程
1 台段高度 H m 15 2 炮孔直径 d mm 140 3 炮孔倾角 α 度 75176。 4 最小抵抗线 W m (— 1. 0) H 4 5 孔距 a m ()w 6 6 排距 b m b= 4 7 超深 H1 m (— )H 2 8 孔深 h1 m h=(H+H1)/Sinα 17. 5 9 单位炸药消耗量 q Kg/m3 — 10 单孔装药量 (前排 ) Q Kg Q= 152 13
闭,门与门框呈斜面接触,接触处要有可缩性衬垫,四周严密不透风,门平整不漏风,门柱与门不歪斜,门框和门轴都要向关闭的方向倾斜 800— 850。 ③风门墙垛要用不燃材料建筑。 墙垛要掏槽,见硬底、硬帮,墙面平整无重缝、空隙,严密不漏风。 ④风门水沟要设化水池或挡风帘,通车风门要设底坎,电缆孔要堵严,闭锁装置要安套管并用胶匹堵严。 ⑤风门前后 5m 内巷道支护完好,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砂质泥岩 , 2 层石灰岩( L L5)和 2 层煤层( 6 上、 7 号)组成。 所含砂岩以中细粒为主,发育大型交错层理磨园、分选较好,成分以石英、长石及岩屑为主,泥质胶结。 所含泥质岩成分以高岭石、石英云母为主。 本段亦属潮坪体系沉积,两次海退海进分别经历了由潮间坪 泥炭坪环境的演变过程。 由于泥炭坪环境相对稳定性差,致沉积煤层多不可采。 ( P1s) 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含煤地层,平均厚度。
=(3)按炸药消耗量计算 Q=25A A 工作面一次消耗炸药最大用量 kg Q=25 7=175 m3/min= m3/s (4)按采煤工作面人数计算 Q 采 = 4 N k 式中: N— 采煤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20 人; K— 风量备用系数:取。 则: Q 采 = 4 20 =80m3/ min=(5)按风速验算 最低风速 Q 采 ≥ S 采 式中: S 采 — 采煤面平均断面积 7m2。
① .黄泥灌浆防灭火系统,矿井采用一套自动化防灭火灌浆系统,型号: FMH60T。 ② .矿井火灾预报束管监测 系统,型号: JSG8型。 ③ .矿井防灭火注氮系统 矿井采用一套制氮设备,型号: HPN1200Nm3/H/98,配套 2 台KBJ50/。 10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 1)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采用 KJ70N监控系统,设分站 20 台。 ( 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