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
2、体交尾产卵,并进入危害盛期。 68 月份的阴雨天,成贝、幼贝不分昼夜,均能取食危害。 9 月份在棉田主要取食棉株根基部二次发育的嫩叶。 10 月份冬眠,缩回贝壳内封口不再活动。 蜗牛成贝一生能多次产卵,以 5 月份和 9 月份温度在 2225时产卵最盛,棉田内卵多产于潮湿疏松的土里或枯叶下,卵粒成堆聚集,如果土壤于燥或遇农事操作造成卯粒裸露地表,则幼贝不能孵化。 二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称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大面积推广种植,棉田用药量大幅度减少,棉粉虱呈逐年加重为害趋势,现已成为棉花生长中后期的一种重要害虫;受害棉田一般减产 10%左右,严重的可达 10%20%。 一、发生规律棉粉虱一年可发生 1115 代,以卵、若虫、成虫在保护地内越冬,翌年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在棉田内出现为害,8
2、体产量形成能力强、适宜稀植的杂交棉新品种,如苏杂号、科棉号、南农号、泗抗号等。 适期播收马铃薯在月上旬播种,月上旬至月上旬及时收获,月上旬离田;棉花在月日前后播种,月中旬移栽。 科学施肥马铃薯要施足基肥,播前在棉花大行内每亩施优质土杂肥公斤,尿素公斤,氯化钾公斤;收获后及时翻埋茎叶。 由于马铃薯生长期间田间养分足,加上其茎叶翻埋田间可作基肥,棉花生育期内施肥要作适当调整,一般前期不施肥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地套种1、严格选地,施足底肥。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无姜瘟病菌(前两茬未种过生姜)的棉田。 冬前全面深翻,并在生姜种植畦内每亩埋施猪牛粪、作物秸秆等有机肥 1000 公斤,以利培肥地力。 2、合理配置,标准做畦。 适当放宽棉花行距,并实行等行种植,畦宽(含沟)70 厘米,种 1 行棉花和 1 行生姜。 二、棉花的管理要求棉花品种应选用抗虫杂交棉品种。 播前深翻土地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叶子快吃光了,打药治不住。 笔者迅速带领临西县农业科技协会技术人员赶赴曲州县、广平县、南宫市、威县、景县、故城县等地察看,发现棉农所说的棉铃虫实际是甜菜夜蛾,这两种虫的虫体形态差不多,但取食方法不一样。 甜菜夜蛾今年在冀东南是大爆发年份,危害猖獗。 一、发生规律甜菜夜蛾又称玉米夜蛾,其幼虫体长 22 毫米,体色有浅绿色、暗绿色、灰褐色至黑褐色,食性杂,可为害棉花、甜菜、玉米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于雨水充足、土壤湿润,加上棉田套种面积增加,田间残枝落叶较多,棉田蜗牛的发生量较大,应注意防治。 蜗牛每年发生 1 代,以成贝或幼贝在越冬作物的根部、草堆和疏松的土壤下越冬,3 月份开始蚕食越冬作物,4 月上旬以后部分蜗牛在棉花苗床上零星危害棉苗,5 月上旬棉花移栽后对棉苗危害加重。 在棉花苗期主要造成破叶、无头,甚至缺棵;蕾期蜗牛沿棉花茎秆或着地的枝叶爬到棉株上蚕食叶片、蕾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空”棉田要防早衰由于今年气候特殊,冀东南地区前段时间连续降雨,加上棉农化控不及时,造成大部分棉田徒长过快,田间高温、高湿,通透性差,导致棉花中部花铃脱落严重,中空现象普遍。 只有株形清秀、生长稳健的棉花品种,中部还能坐住几个伏桃。 因立秋在即,今年棉花中空脱落已形成事实,只有反高稳产的希望放在秋桃盖顶上了。 在今后的管理上,除抓住秋管环节不能放松、及时防治病害、虫害外。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长棉田都啥模样早衰和徒长是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相互矛盾的两种不良倾向。 其植株生长发育特征表现如下:早衰型:棉株表现根系小,叶面积小,叶色暗,缺刻深,茎红节间短,植株顶上尖,果枝伸不开,蕾少铃小,上部脱落。 一般旱薄地或水肥管理不当时常见类型。 因水肥不足,管理不当,营养生长衰弱,盛花期后常出现早衰。 徒长型:植株表现茎秆柔嫩,节间长,营养枝丛生,根系浅,叶面积过大,叶色浅绿而薄
2、田和少数晚发纯作春棉田)是第三、四代棉铃虫防治的重点。 因此防治第三、四代棉铃虫,要实行综合防治。 第一要推广杨树枝 把诱捕棉铃虫成虫依据棉铃虫成虫对酸、甜、香等物质有很强的趋化性特点,在棉铃虫羽化期,插杨树枝把诱蛾有良好效果。 将带叶的鲜杨树枝条,每 6扎成一把,把高两米左右,傍晚插入棉田,每亩插 10间棉铃虫成虫出来活动时,闻到杨树枝把散发的气味后,便钻入枝把内。 从插把后的第二天开始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其发展 基因抗虫棉以来,缺钾棉田常表现病害严重、早衰、铃少铃小、吐絮不畅和纤维品质变劣。 四五年前,对冀中南棉田土壤的速效养分速测结果表明,大部分土壤速效钾含量不足 80克/千克),属严重缺钾,部分土壤不足 40达到极度缺钾的程度。 土壤养分速测仪测试的数据并不精确,有的土壤样本测出的速效钾含量为 0,很多化验点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可见缺钾程度之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