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
2、扭曲,被害叶片呈银白色条斑,严重的心叶变黄枯死。 防治方法:40氧化乐果 2530 毫升,对水 3050 千克,或 50辛硫磷乳油 液喷雾。 四、追偏心肥,防止大欺小对弱苗应及早采取措施,单株管理,促弱转壮,使之迅速赶上一般植株高度,防止后期因严重郁闭,造成空秆或果穗细小,秃尖缺粒。 常用的方法是施偏心肥,每 115 公顷施速效氮肥 510 千克,穴施于植株附近,追施后及时松土。 五
2、剂或专用种衣剂进行拌种,可有效防治根腐病、地下害虫和蓟马等病虫害。 0%呋?多?伍种衣剂,50 毫升可包种子 5 千克7 千克;或选用玉丰收,50 毫升可包种子 5 千克7 千克,既防病治虫,又便捷、省时、省力。 菌剂拌种。 防治根腐病、黑粉病可用 50%多菌灵或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00 克150 克,对水适量,拌种 50 千克。 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可用玉米拌种保苗剂 40 克,拌种
、立枯病(黄枯病)发生立枯病主要与土壤酸碱度和播种量有密切的关系,土壤 7 以上或播种量如果超过每平方米 6 两时,容易得立枯病。 立枯病主要症状是,看稻苗心叶尖上没有水珠或黄色,其次是把病苗连根拔后,根和茎的连接处掰开看,茎的中心变黑就是立枯病。 立枯病一般先是心叶不吸水,心叶变黄,严重时整株变黄死亡。 立枯病以调酸、在秧苗一叶一针期时喷施立枯灵、3%育苗灵或 40%苗病清等防治。 2
1、秧是水稻丰产的基础。 我县地处滨湖涝洼,近年来水稻苗期常年多发的病害主要有:恶苗病、立枯病、细菌性基腐病等。 因此,防治好水稻苗期病害是培育壮秧重要环节之一。 现将几种主要苗期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生产上参考1 状病苗颜色变淡黄色,生长细长,一般高出健苗 1/3 左右。 叶鞘生长窄长,根系发育不良,根毛减少,分蘖降低。 治方法(1)用 25%施保克乳油每支(2)对水 5种 4泡48 小时
效唑是一种高活性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性杀菌剂,根据目前水稻苗期存在的易倒伏、苗不壮、分蘖不足的问题,如果在水稻苗期采用多效唑喷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具体方法是:在水稻一叶一心期,每亩用 15%的多效唑 100 毫克/千克均匀喷施于稻苗上。 喷施多效唑的稻苗,与对照相比有如下的变化:秧苗矮壮水稻喷施多效唑后,秧苗分蘖早,植株变矮,表现健壮,叶挺,茎变短。 喷施多效唑的稻苗比对照矮 米,叶片短
1、稻旱秧的苗床是经过认真而严格培肥的。 其供肥总量能够充分满足旱秧生长所需的肥料量,并且养分全面,速效肥料含量高。 但是,由于苗床土壤处于相对于旱或半干旱状态,所以,养分的移动性差,导致根系吸肥不足,变相缺肥;其次,由于旱秧体内流动自由水较少,蒸腾较弱,导致肥料营养要素在体内运输和分配不畅也能造成变相缺肥。 在培育小苗情况下,由于 3 叶期前其营养由胚乳供给,转入自养后,地上部叶片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堵孔当 50的棉苗出土后,子叶平展转绿时即可分批放苗。 放苗原则:晴天早、晚放,阴天全天突击放。 有些棉农不敢放得太早,但放得偏晚,棉苗在膜下呆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形成高脚苗和病苗,若遇中午高温棉苗易受日灼而死亡,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大多数棉花品种虽有抗病能力,但在长时间低温、多雨、阴冷的环境条件下,也易感病。 因此,在土壤湿度大时,晚堵放苗孔进行通风晾晒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般在播种后 1530 天发生,初次浸染源主要来自土壤,少数来自种子。 今年 4 月 20 日左右,许多省份连续阴雨低温,苗病发生必然严重,各地要及时防治。 一、症状表现(一)立枯病。 棉苗出土前受害,会造成烂种、烂芽。 棉苗出土后发病,近地面幼茎基部出现初呈黄褐色后变黑色凹陷的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包围整个茎基部,终致幼苗萎缩枯死。 拔起病苗,可见病部与周围土壤常有菌丝粘附。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苗的基础上,使棉苗均匀生长,促进根系和地上部分的正常发育,达到壮苗、早发,为适时现蕾,多现蕾打下基础。 苗期的主要管理内容有:一、早查苗、补苗、放苗、补栽。 棉花播种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断垄及时补种或移栽,地膜棉出苗后及时放苗封土,防止烫伤苗和草害发生,尤其五一后出苗的,来不及放苗的,采取先捅然后放苗的措施。 移栽棉田缓苗后对弱苗、病苗、死苗要及时补栽,使苗期达到苗全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棉花播种适期,出苗整齐,为促进壮苗早发、平衡生长。 当前主要管理措施是:1、清沟排水、防涝防渍。 棉花苗期需水不多,一般只占总耗水量的 15%左右。 可我市此时多雨水,土壤湿度大,地下水位高,常常出现明涝暗渍,造成土壤缺氧,土温下降,根系活力减弱,棉株生长滞缓,易发生病害和霉根死苗,棉农常说“水里起因,根里得病,猛太阳丧命”的说法是有其道理的。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