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
东北 民族的 分布 民族的分布特点 各民族分布具有 “ ” 的特点。 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 地区。 西南、西北和
要表现在,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政府办学和社会各界办学相结合,建立了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的新机制,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 如期实现了“两基”奋斗目标,正在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结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的新的发展模式。 2020年教育部作出规定,进一步放宽参加高考的条件, 取消年龄和婚否的限制。 结果当年全国就出现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 3月 5日 对 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 具有重大的意义; 成为我国的一项 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的 意义: p56第二段最后 想一想: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优越性。 ① 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② 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 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 制宜。 学科网 ③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名言警句 历史典故 团结统一 “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 郑成功收复台湾 爱好和平 “和为贵”、“与人为善” 勤劳勇敢 愚公移山 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 “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 “ 不入虎穴 ,不得虎子 ” 司马迁、孙膑 相关链接 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 时代 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 丰富 ,向人民提出新的要求
踏上了征程。 在上海, 15000多名协保、失业人员,戴上手套、口罩,穿着白外套,拎着喷雾器,走上新的岗位 —— 社区消毒员,对全市小区公共场所、居民楼道、垃圾箱房等每一个角落进行消毒。 正是全市 1000多万市民共同守望,从源头上有效阻击了病毒的蔓延。 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斗争中,锤炼出了“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 北京时间 8月 29日凌晨
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井渠法也传到西域。 ( 3)促几大文明汇合:史实: 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通,当时世界上几大文明汇聚在丝绸之路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西域文化。 以敦煌最为显著。 ( 4)促民族融合:各民族间交流 ,贸易 ,迁徙促进民族融合。 ( 5)宝贵的精神:张骞不畏艰险的精神彪炳千古 . 返回 . 思考:首先要弄清哪些地区属于西部开发的范畴
古崛起与南宋灭亡 ( 1)大蒙古国的建立( 1206年) ( 2)蒙古国的西征 ( 3)元朝的建立( 1271年) ( 3)南宋灭亡( 1279年) • 探索与争鸣 ( 1) 三次。 ( 2)政治原因:自秦朝开始建立和不断完善的 中央集权制度 ,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产生了巨大影响。 不少 杰出的帝王 ,如秦始
制度 说 汉话 改 汉姓 穿 汉服 与汉人 通婚 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使政局稳定,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北方农业生产有了恢复与发展; 以法律形式肯定了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魏各少数民族的 封建化 ,推进了民族大融合 的进程。 北魏孝文帝看清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冲破保守势力、习惯势力的阻挠,放弃本民族的旧俗,接受先进文化,大力推行改革
、条件 : 忽必烈对汉文化的了解。 基础 : 1260年, 忽必烈 即位, 1271年改 国号 为 元 , 1272年定都 大都。 1276年 灭南宋 , 1279年统一全国。 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都采取了哪些重要的统治政策。 哪些政策对国家的发展有利、哪些不利。 元帝国的巩固 政治 经济 文化 民族 意义 行省制度 重农政策 人分四等 提倡儒学 融合、巩固、发展 元朝的行省制度和对边疆的管辖
第三节 多民族的国家 肉孜节 —— 是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塔 塔尔等民族的祭祀节日 第三节 多民族的国家 沐浴节-西藏藏族的传统节日 第三节 多民族的国家 盘王节 —— 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盘王和庆祝 丰收的盛大传统节日 第三节 多民族的国家 芦笙节 —— 是云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谈谈你最了解的民族。 • 同学 1 • 同学 2 • 同学 3 • 同学 4 • …… 第三节 多民族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