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茶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扁形名优茶的加工工艺以龙井茶为例,介绍扁形名优茶的传统手炒工艺技术。 手工炒制龙井茶(中、高级)一般分青锅和煇锅两个步骤,由抖、搭、捺、拓(抹)、甩、扣、挺、抓、压、磨等十大手法组成,交替使用,灵活掌握,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 1、青锅高级龙井青锅,每锅投叶量为 100150 克,锅温 180200,分 3 个阶段共炒 1213 分钟。 第 l 阶段抖炒 34 分钟
2、轻后重,待基本成条即可炒二青(或烘三青)。 烘二青温度为 80100,烘至含水量 3540%即可摊凉。 整形提毫在锅中进行,锅温 70左右。 时间 1015 分钟,双手搓条,直到茶叶八成干,白毫显毫,然后转入烘笼烘干,足干程度要求含水率 6%以下。 二、机械加工名优茶机械加工要配置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设备。 杀青一般用 30 型滚筒杀青机,稳定在 150以上,均匀投叶,连续作业。
2、叶青峨眉竹叶青产于四川省峨眉山。 炒制基本工艺是杀青、三炒三凉、做形、干燥等工序。 成品扁平、两端尖削、形似竹叶,色泽翠绿,清香鲜爽,味醇回甘,汤色明亮,叶底嫩匀明亮。 安溪铁观音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省安溪县,中外驰名。 初制基本工艺是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烘、复焙、包揉、文火慢烤等工序。 成品紧结卷曲重实,三节色青带绿,红点明似蜻蜒头状,色泽砂绿起霜,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醇厚甘鲜
2、山毛峰外形为针形紧细有锋苗,色泽绿润显毫,栗香持久,滋味浓厚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黄绿嫩匀。 苗溪玉茗产于风景秀丽的芦山县灵鹫山。 产品选料优良,做工精细。 苗溪玉茗外形显条状,芽叶自然分枝开展成朵,色绿显毫,栗香浓郁,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叶底黄绿匀亮完整。 早白尖早白尖绿茶系采用国家级良种早白尖茶树的鲜叶精心制成,具有上市特别早的优点。 外形条索紧细,伸直,满披白毫的特点。
2、,翌年能提早发芽,提早开采,增加发芽轮次。 (2)“三秋”技术的实际应用秋施基肥加化肥:秋施基肥时,在不增加全年追肥用量的前提下,分 20的氮肥,加在基肥中同时施下,时间在 910 月。 施肥比例为:基肥 l3,追肥 23 肥,追肥中春茶前施 40,夏茶前施 20%,三茶前施 20,余 20%与秋茶基肥同施。 秋茶(三茶)留大叶:三茶与四茶,时间上以78 月采的为三茶,9 月采的为四茶。
2、故里北川县。 茶区产茶历史悠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云雾缭绕,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碧玉雪兰选用北川苔子茶单芽精制而成。 外形完整显锋苗,色泽翠绿,茸毛显露,香味清爽鲜醇,汤色绿亮。 安徽祁红祁红是祁门工夫红茶的简称,为历史名茶,属红茶类。 创制于 1875 年。 主产安徽省祁门县及毗邻的石台县、东至县、贵池市、黟县、黄山区(旧称太平县)等地域,江西省的景德镇市亦属祁红产区。
2、回推滚。 动作要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用力应掌握来轻去重。 每揉 23 分钟,解块散热 1 次。 揉捻全程时间为 810 分钟,中间解块 23 次。 揉捻时切忌在竹匾上拖带硬擦,以免揉碎叶子。 3、搓条与干燥:搓条在平锅中进行,是形成南京雨花茶独特外形的关键工序。 锅温 8590,投叶量 350 克左右,锅面先擦少许制茶专用油,投叶后边翻炒抖散,边将茶条理顺,并置于手中轻轻搓条。
2、照轻一重一轻的顺序操作。 当茶叶达到 7 成干、条索基本紧结时结束揉捻。 揉捻总时间约 1012 分钟。 3、搓团:搓团是茸毛显露与条索紧细卷曲的关键工序。 当锅温降至 6070时,将热坯用双手控制在掌心搓转成团,方向一致,每个茶团不必马上解散,可在锅内放置片刻再解散。 搓团要掌握用力均匀,按照轻一重一轻的顺序操作。 搓至条索卷曲、茸毛显露、茶坯达 8 成干时即可。 搓团用时约 1215
2、采高的方式留养一部分新叶,以恢复茶树生机。 三是春茶后或秋茶后轻修剪。 按照传统的办法,一般在春茶前轻修剪,剪去了树冠顶端充实饱满的越冬芽,使春梢发芽密度降低,并延缓春茶萌发,就会影响春茶收入。 为多采春季名优茶,改为春茶采后进行轻修剪为好,但需在春茶结束后立即进行轻修剪,过迟对茶芽萌动和夏茶生产不利。 修剪程度要轻,起修整蓬面的作用。 轻修剪的程度以控制在 57 厘米为宜
2、科学施肥,使其快速投产。 (2)病虫害综合防止技术。 集合了栽培防治技术,如冬铺草,终年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天敌作用,秋灌水和喷水、滴灌等增加田间湿度,在增产的同时增加天敌活动空间和减少害螨发生,多种害虫发生高峰期用黑光灯引虫等措施,同时制定多茶类制作模式,在采摘中,如愈小绿叶蝉大发生的夏季,尽量以红茶绿茶生产为主,采取强采减少田间嫩梢,及时采摘,减少虫源。 合理密植,适时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