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
政府的统治,富国强兵 1868年开始 项目 内容 目的 政治 经济 文化 明治维新措施简表(二) 项目 内 容 目 的 政治 ( 1)废藩置县 ( 2)四民平等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 1)土地改革 ( 2)殖产兴业 发展资本主义 文化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发展近代教育 军事 实行征兵制 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 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的自然发展。 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则是在外侵当前
资产阶级 天皇为代表的官僚军阀集团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部宪法具有怎样的特点。 进步性: 在法律上 ,宪法承认了人民享有选举权、担任政府官员权,居住、通信、宗教信仰权等权利。 性质:它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基本上属于 资产阶级性质 的宪法。 9 政治上 :君主立宪政体; 历史意义: 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 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10 巩固: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
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通 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日本为此采取了什么举措。 日本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文明开化 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派遣使团出国考察。 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改变社会风俗和生活方式中的陈规陋习。 国家富强之途 „„ 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使进入文明开化之域。 ——
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王韬和郑观应 13 巩固:下列关于早期维新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19世纪 60年代以后 ,实行君主立宪制 ,未付诸实践 14 拓展: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提示: 联系书本第 118页相关内容。 1)鸦片战争中 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2)洋务运动 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付诸实践; 3)洋务运动后期 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独立国家;对内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它也带来了消极作用,这就是日本强大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四、自由民权运动 1874,扳垣退助 18811882,“自由党”、“立宪改进党” 改革藩阀官僚专制、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 1889年, 《 大日本帝国宪法 》 ,近代亚洲第一部宪法 五、近代天皇制的确立 1889年, 《
业化提供了原料和劳动力。 殖产兴业 经济方面: 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 私有 ,确立地主土地所有制 ① 国家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②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③出访欧美 ,学习经验 ④民用企业 ,突出国企引导。 廉价出售国企给民间资本 ⑤聘请专家 ,派遣留学 , 设立东京大学,重技术和人才 核心提示 具体内容 历史作用 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提倡衣食住行欧洲化 教育改革 介绍西学 重视传媒 社会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