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三大石窟中最负盛名的是敦煌的莫高窟,它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 是我国当代最有魅力的旅游景点之一。 不少外国友人,为 了一睹它的风采,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欣赏,了解这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呢。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11 课吧。 、读题。 “莫、窟”。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边读边标记自然段的
物癿 ,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癿 和。 ,也叫“ ”,坐落在甘肃省 和 癿怀抱中。 它是我国最大 、最著名癿佛教艺术石窟,共有 492 个洞窟,它不 、 被誉为中国三大石窟。 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莫高窟丌仅有精妙绝伦癿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癿壁画。 壁
(想了一会儿,七嘴八舌地说) 150 个教室那么大。 生:不对,是 150 多个教室那么大。 生:哇。 (这时,学生的情绪普遍激动起来) 师:再听好:我们的教学楼底层共有 6 个教室,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占地大约有几幢教学楼那么多
B:请读 出 你的敬仰。 ( 2) 还从哪个句子感受到壁画的宏伟。 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 3)壁画 真 可谓包罗万象, 琳琅满目,大家熟悉的唐僧取经和九色鹿的故事都来自于敦煌壁画, 瞧。 壁画录 象 (画外音: 看了这么多精美的壁画,你是否感到一代又一代的 艺术 家正前呼后拥地向我们走来
描写。 相机评价,指导朗读。 莫高窟只有这几尊彩塑吗。 指名说。 师小结:作者只是以点带面去写这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气息。 点击课件,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如果你就是游客,站在这些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称赞。 你们觉得在人们仅仅是称赞这些彩塑吗。 (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和彩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1987年,被
创作是泥塑和壁画,二者融为一体,是一大特色。 彩塑大体经过三个艺术发展时期,第一是早期,包括北魏、西魏、北周三个朝代。 大多用高 浮雕,造型厚重,手法简朴,人物一般直立或端坐,动态较少。 第二是隋唐极盛期,每个窟龛都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以 3到 11躯不等。 最高的佛像是北大像,达 33米,次则是南大像,高 26米。 菩萨像渐由早期的男相变为女相,姿态自由,身材匀称,肌肤细腻,装饰华丽
知道的 ? 生:我昨天刚刚在课外书上查过。 师:真好,你课前已经在认真积极地做预习工作了。 我们学习就要象你一样,在课前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善于收集相关资料,等大家买了电脑,还可以在网上查找。 案例分析: 在新课标精神的引导下,人们逐步认识到,师生不再是外在于课程,而成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都是课程的创 造者和开发主体。 由此,师生的互动就变成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程
音,读通课文。 (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 3)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明确读书的要求,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 检查自学效果: ( 1)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 2)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指导分段。 [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分段,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提高阅读能力。 ] 三
② 16米多长。 读时应突出 “16”这个数字。 课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 ③ “惟妙惟肖 ”说明了什么。 游人们啧啧赞叹时会说些什么呢。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 小结学习第 2自然段的方法。 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读课文质疑,讨论 ——朗读体会直至背诵 四、练习巩固 出示检测题 各小组根据检测 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馈 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